着舰速度必须有效的降低, 速度降低,就需要加大面积的机翼,哪怕牺牲重量,也要把低速性能提上去。举例说明:F-14使用空重39576磅,最大着舰重量51830磅,F-18E/F在44000磅;F-14A在51830磅,以125节空速着舰,不算甲板风,动能还不到50MJ,F-18E/F在44000磅,145节空速着舰,动能反而要56MJ了
速度高降落就困难,能携带返舰的有效弹药少。 F-14一代神机着舰重量接近24吨,带弹着舰能力比F-18E/F强悍,80年代F-14动不动就带着四发不死鸟,两发麻雀着舰,那重量,F-18E/F扛得动不。所以,舰载机设计重不是问题,快才是问题,主要是看能不能把低速性能提上去。适合在有效的舰载飞行区域内合理安全高效的工作。
另外,历史上成功的喷气舰载机F-14,又两大优势。一是巡航升组比好(但是还不是全机整体升力体布局,稍逊Su27)平直翼航程大,巡航时间长。低速稳盘优势不错。二是 低速着舰性能完美。三是上述两优点和该机高速性能又有个很好的折中(不弱于其它3代机)。这一点拜VG翼所赐在所有3代机里无处其右的。
如果歼20海飞丝真有,那么气动上可能大改。布局上加大迎合低速区,适合在有效的舰载飞行区域内合理安全高效的工作。这才是舰载机和陆基飞机设计最大不同之处!
不过从整体上来讲,飞机气动布局采用什么样的机翼和何种气动布局形式,不但要比较战术和技术指标,还要看到技术难度、风险、成本和经济性,把这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不仅仅单纯对过一两项气动特性就得到结果的。(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xsu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