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改造一新的LHD 1“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将部署到日本佐世保,接替LHD 6“好人理查德”。它不仅将带来首个F-35B“肥电”中队,还有3艘太平洋舰队的伯克级驱逐舰,战斗力堪比中型航母。
在太平洋舰队司令Scott Swift上将看来:这三艘驱逐舰组成的水面行动群SAG与现有两栖戒备群ARG的三艘两栖战舰组合,将成为战斗力更强的远征打击群ESG,同时还搭载着一个陆战队远征队。这种编队虽然飞机数量和能力不及航母打击群,但可以当作是一个“小航母编队”,将减轻现有11个航母打击群掩护两栖编队的压力,使得美国的大小航母编队达到15个。
上世纪美国海军对ESG远征打击群的努力还是90年代,除了三艘两栖战舰和搭载的陆战队,当时加强进去了3艘水面战斗舰艇,1艘潜艇和P-3C巡逻机。
目前威力更大的两栖战舰和F-35B,MV-22这样新式飞机的出现,让ESG重组和承担类似CSG航母打击群的部分功能成为可能。尤其是新的传感器网络和F-35B结合,几乎相当于部分预警机的效能。9月份海军就成功用F-35B当“眼睛”,引导宙斯盾系统发射“标准6”导弹拦截了超视距的来袭空中目标。
9月12日,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场,海军成功进行了F-35与现有NIFC-CA综合防空系统协同实弹验证。
测试中,一架来自VMX 1中队的未经改装的陆战队F-35B,作为传感器发现了地平线外的来袭导弹威胁,然后通过MFADL数据链分享给地面站,转发给一个地面模拟战舰LLS-1, USS Desert Ship,后者用最新版本的“宙斯盾”基线9.C1系统和标准6导弹成功摧毁目标。
此次试验测试了上述装备整合在一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将扩展海军的探测、分析和拦截目标的交战范围。将F-35作为一种区域传感器,将极大增强“宙斯盾”系统的探测、跟踪和交战能力。
F-35B达到12架最大出动架次率指标:11月16日,美国海军和陆战队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达到一次起降12架F-35B“肥电”的出动架次率记录,期间还有其他舰载机起降。此前之尝试过半数6架机。12架次是两栖攻击舰的最大架次率指标,是对飞机和战舰航空保障部门的综合考验。但陆战队宣称,如果采用LHA 6“美利坚”这样的突出航空能力的两栖攻击舰,f-35b的搭载数量可以超过20架。
不仅达到了同时12架最大出动架次,还测试了各种极限情况的起降作业,包括最大横风/海况/升沉/侧倾/不对称挂载/最大挂载等。弹药部门完成112枚制导炸弹准备,舰上能同时组装8枚弹,很多舰员是服役3年来首次装弹,第一天4小时装了1枚,后来3小时组16枚,实弹投放6枚。
F-35B的第三代头盔,将比现在的JHMCS战术头显功能更强:通过分布机身的多个DAS摄像头,让飞行员“看穿座舱”形成360度的全景视野,还能叠加夜视和红外图像;战术信息显示更丰富,飞行员不必低头看仪表;激光扫描飞行员头骨,制作专属内衬+通用头盔,兼顾贴合性和通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