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军事 > 正文
   
 
中国鹰派鸽派之争 或预示新战略家成批涌现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6-21 08:59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总统大选的漫漫烟尘还未彻底消散,随之而来的法国大选和英国大选又先后在欧洲掀起波澜。美国、欧洲出现的政治乱象,已与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罗马和荣耀无限的威尼斯庶几相似,它们都是逐渐在“幸福”中走向了沉沦,开拓进取的精神消亡殆尽。

为什么当今时代缺乏战略家

政治衰败是整体性的精神溃败,其中最显眼的往往是精英阶层的精神堕落,不再从长计议国家的未来,不再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奋力拼搏,相反只知道斤斤计较,只有眼前而无长远,只有利益而没原则。当今的国际社会面临诸多严重问题,正需要具有大格局和大视野的战略家站出来,引领世界走出困境。但同20世纪上半叶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大批战略家横空出世的景象相比,现今各领域可称得上战略家的着实不多。为什么当今时代缺乏战略家呢?

一个原因是笔者一再指出的知识短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相比,今天我们又处在了一个新的世界,不少事物和现象是以前任何时代都没出现过的。比如,与70多年前全球人口大部分还生活在农村、全球总体上还可称为“乡村社会”相比,如今全球人口超过50%已生活在城市,全球总体上已是“城市社会”。诸多新生事物和现象叠加,使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候。但人类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方法更新并没那么迅速,想要适时做到用确定性的知识来处理不确定性显著加剧的世界,实在太难。

从科学角度说,任何模型都有边界,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度象征确定性的西方知识和话语体系,不仅已解释不了世界,甚至连解释自己都变得困难。在当今这样一个前所未见的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古往今来所有的模型、概念、分析范式、知识体系都不够用了。战略是对全局的考虑和筹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事实来进行权衡选择,但在新的知识范式出现之前,国际舞台上的政治人物和专家学者们,很难做到准确把握各种事实及其之间的关系,因而也就难以做出恰当的战略筹划。

另外一个原因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政治生态的演变也妨碍了战略家的产生。“民主的第三波”带来政治参与的普遍化和契约关系的拓展,但也带来了政治决断的平庸化。民主政治所形成的“毒贩”(政客)与“瘾君子”(选民)的同盟,使民众一味要求持续的福利增长,而政治家为自身前途考虑只顾眼前民意,既无意愿也没能力为国家做长久打算,那些有这种意愿的政治家,则几乎没可能获得民众支持。战略也是对未来长远的考虑和筹划,而民主的精致化导致了“政治过度”,使得政治丧失了规划国家未来的功能。

契约关系的泛滥式拓展损害国家长命久安的情况,曾见于罗马帝国晚期。罗斯托夫采夫描述道,罗马帝国晚期出现“大众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颓废,表现之一就是以法庭辩论为代表的法律精神在罗马的衰落,法庭和判决被辩论所左右,而辩论取决于喝彩,“那位被喝彩得最大声的,就是最差劲的辩论家”;表现之二是朗读会的流行与素质低落,使贵族的节制精神衰败,“群众的君临与专政、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令人意外地具有亲近性”。这种景象,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不单是时代的缺憾更是风险

一个战略家稀少的时代并不仅仅是一种缺憾,更是一种危险。那意味着几乎没有人能为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命运做出思考筹划,因而也意味着世界将要面对一个极其不可捉摸的未来。征诸历史,世界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风险世界,而未来的风险往往潜藏在现在、需要及时有所体认和着手化解。也因于此,对未来长远和全局的筹划实在太重要了,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将危险消除于当下,那么问题将越积越大,甚至可能在未来导致无法应对的失控局面。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新的事实和事实关系来临之际,欧洲政治家们普遍无知无觉,没有想到着眼未来,在推进知识范式的更新中对现实做出纠正。

两次世界大战之际,一大批战略家纷涌而出,而他们在战争的状态下成批出世,也成了两场人类悲剧的注脚。这给后世的教训是,世界不仅需要适时更新知识,也需要有能力为未来做出筹划的战略家和先行者。

文明的创造、更新和复兴都由人来完成。征诸历史,任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在其开拓文明境界的转折过程中,都会出现在知识、品格、理想、格局等方面具备特殊质地的新人群,他们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思想敏锐、意志坚决、敢于担当,深刻明悉国家发展方向,也洞察自己国家的国际追求,在各层面有力发挥引领作用。以往一个世纪特别是其前期,中国曾一度迎来尚武精神的复兴,无论国民党的北伐,还是共产党的革命,都一改传统士大夫阶层只尚空谈、不尚行动的旧习,为中国的重新统一和走上富强之途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在压迫中迸发出来的血性,绝非出自旧文人的救国自觉,而是新知识阶层在肉体和精神上得到武装的结果。

过去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社会阶层渐趋分化,社会形成不同利益群体,但适应时空变化、具有博大视野、扎根于中国文明五千年血脉、同时深怀世界抱负的新人群,还未大量出现,而变化的时代恰在呼唤这个新人群的出现和壮大。最近这些年来关于中国“鹰派”“鸽派”的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当下时刻的某种呼声,可能也预示着具有高度文明自觉的“新人”将结束目前的零星个体状态,在各个领域成批涌现。

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广大世界,这个有能力引领潮流的新人群的现身与登场,都是建构梦想和实现发展的重要保证。(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责任编辑:
汪河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中国 鹰派 鸽派 新战略家 涌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发生爆炸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轰20研发费用或超百亿 未来可绕飞美军第二岛链基地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