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旅游“新金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工作快节奏、大压力,亚健康、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超过了2.6亿人,其中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症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我国大约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亿人以上,抑郁症患者2600万,这些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各式各样的职业病正在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康养旅游需求越来越大。”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
康养旅游“应时”而生
康养旅游,字面上就是健康养生的旅游方式,以健康理疗、康体健身、营养膳食、修身养性为手段,促进人的身体、心智和精神和谐健康。在当下全民旅游、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下,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对身心的调节、健康的养生方式,日益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今年1月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将康养旅游界定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大力发展以健康理疗、康体健身、营养膳食、修身养性为手段,以促进人的身体、心智和精神和谐健康为目标的康养旅游可谓正当其时。
健康入手绿色养生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康养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旅游更倾向于养眼、养生、养心的康养慢时尚,将身心融入到以健康养生为诉求的深度旅游中,好风景的“洗”眼、好空气的“洗”肺、好环境的“洗”心。
“康养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是城市中老年群体。”专家分析,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健康等产业领域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旅游业态,康养旅游在我国进入全民旅游时代和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已显示出其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中国特色的康养旅游,医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文化养生旅游相结合,建设综合性康养旅游基地。中科恒健医疗集团,在医疗行业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医疗和健康行业运营经验,集团董事长王广众教授告诉记者,恒健康养游理念的正确解读为,“康”:不是简单的一个健康检查、健康管理,而是生命管理。从健康入手,绿色调理,让亚健康、慢病跨入“无药时代”。“养”老有所“养”,不是简单的养生,是对美丽的内在调理,对中老年人长寿、抗衰等的综合调理。“游”:游是载体,在游中“养”,在游中获得“康”,充实又健康过完每一天。济阳海棠湾温泉康养城主推的“五日康养营”是我省亮相的首个康养旅游业产品,也标志着济南率先开始在康养旅游业发力。
发展路径期待破题
但正如我省一知名旅游专家所言,“现在旅游业界,包括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康养旅游的认识还处在‘懵懂期’,真正研究这一领域的也不多。”上周举办的2016中国首届康养旅游创新论坛上,业界围绕国内康养旅游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康养旅游的发展路径,创新康养旅游运营模式等做了初步的探讨。
山东省康养旅游节推出的济阳海棠湾温泉康养城的“五日康养营”产品,是目前山东省内旅游市场亮相的首款康养旅游主题产品。在行程的安排上,一天一种温泉理疗方式,行程中还设有以“健康养生,有效养生,长寿养生”为主题的养生大讲堂,参团的每位团员都有机会成为健康食材采摘员,前往果蔬种植基地,选购绿色健康食材,顿顿都是养生餐。这样,不仅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健康养生的同时,又对康养旅游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本报记者 黄胜芳 实习生 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