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人物资讯 > 正文
   
 
刘鹤,总书记的经济智囊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4-19 09:00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cfp405347279

  习近平曾向外宾介绍:“他对我非常重要”

  人物简介:

  刘鹤,1952年生,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长期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2003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称中财办)副主任。2013年3月起,任中财办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15年6月23日的一则消息,让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当天,两年评选一次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公示,刘鹤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奖。作品将公示1个月,不出意外,刘鹤将获得10万元奖金。

  对刘鹤本人,业界已有诸多评价:“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操盘手”“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中国新经济计划的总设计师”……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刘鹤为“中国的萨默斯(美国白宫原首席经济顾问)”,以强调刘鹤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准确判断危机后形势

  孙冶方(1908─1983)曾留学苏联,后出任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是经济学界杰出的学术领导人之一。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被誉为国内经济领域最高奖。吴敬琏、樊纲、林毅夫、周小川、李克强、许小年、陈锡文、楼继伟等先后获得此奖。

  评奖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们自己并不说孙冶方奖是最高奖,但它得到学界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它1984年就设立了,是国内在经济领域最早设立的重要奖项。由权威学者组成的评委会,非常注重作品的学术水平。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的奖金都是100万元,我本人也是吴玉章奖获得者,但这两个奖的评选对象是人,孙冶方奖评选的是作品。虽然刘鹤身居高位,但评委会并不受其身份影响,以前有很多部级以上领导的作品没有评上。”

  刘鹤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发表于2012年,比较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认为,他概括得很到位,特别是对2008年危机以后走势的判断,现在看来都是准确的,比如缓慢地复苏、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等等。文章最后得出的启示,比如树立底线思维方法、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等,对现行政策制定更是具有前瞻性、参考性意义。”张卓元说。

  此次论文获奖,并非刘鹤第一次引起关注。

  为3任总书记起草经济讲稿

  2013年10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介绍了刘鹤。文章称,2013年5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多尼伦飞往北京参加一场中美高层会晤,习近平指着自己身边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对多尼伦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这样的介绍出乎多尼伦的意料,他本来并未安排与刘鹤见面。当晚,多尼伦的随行人员与刘鹤在人民大会堂预订了一个会议室,双方在会面期间都做了笔录。

  这篇文章被国内媒体争相转载,使刚上任中财办主任7个月的刘鹤受到高度关注。多家媒体称,刘鹤参与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时还是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重要执笔人,已为3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起草经济讲稿。他还让“顶层设计”一词火了起来。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刘鹤在近年来的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篇“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导语部分写道:“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是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首次使用“顶层设计”这一概念,而刘鹤全程参加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草。“顶层设计”一词源于信息产业,刘鹤曾在1998年至2001年负责国家信息中心工作,2001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后,又当了两年办公室副主任。

  就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布前5个月,时任中财办副主任的刘鹤在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同届校友胡舒立采访时说:“‘顶层设计’指的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有了这个设计之后,才谈得上其他。提出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改革30多年,现在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主要目标以及先后顺序。具体的顺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安排。”

  身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在2013年9月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如今,“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几近家喻户晓。

  曾给任志强“打工”

  刘鹤曾就读于北京一〇一中学。这里东临清华,南接北大,1952年8月与中组部所属干部子弟学校“华北中学”合并,1955年取现名。郭沫若为校歌作词:“你是永不自满的象征,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由完成走向更高的完成……”

  1969年,刘鹤和当时很多城市知识青年一样,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上山下乡的道路,来到吉林省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年以后,他结束知青生涯,加入38军当了一名军人。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万岁军”称号,在全军声名赫赫。据同时期在38军服役的企业家任志强回忆:“这支部队对我个人的成长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严格的纪律,顽强的拼搏,勇夺第一、永不服输、不屈不挠、宁可战死绝不后退的战斗精神,在每一位战士和干部的心中扎下深深的根,最终影响整个一生。”

  当了3年兵,刘鹤来到北京无线电厂当工人,后转为干部。据该厂原副总工程师严毅回忆,当时厂里的主打产品是畅销全国的“牡丹”牌收音机。改革开放前,收音机属于奢侈品,“最便宜的‘牡丹’牌收音机的价格也在100元以上,大部分产品都要卖三四百元”。

  刘鹤在2008年撰文回忆:“30年前我们以惊喜的心情迈进大学,赶上了时代的末班车。”197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办学,他考入该校工业经济系。该系有两个班:工业经济班和建设经济班。系里一位同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刘鹤在建设经济班。“建设经济班的好多同学毕业后分到了建设部(今住房城乡建设部)。”官方微博“人大校史笔记”称,刘鹤于1986年获得工业经济系硕士学位。

  现为中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的陈锡文,于1978年从黑龙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1983年,在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任教的杨伟民,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读研究生,现为中财办副主任。这3位大学校友也许没有想到,30多年后会在一起工作。

  “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决然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那时,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项历史性决策的非凡意义,甚至到了今天,还有人怀念‘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平均主义贫困和那时享有的精神特权,但是中国已经向前迈出了不可逆转的一大步。”刘鹤后来写道。

  任志强说,刘鹤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曾给我打工”。1984年春,北京市西城区准备拆除重建西单老商业区,任务交给了华远公司。当时在华远下属的人才交流开发公司当经理的任志强,接下了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任务。“那时没几个人懂什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与人民大学工经系研究生班建立了联系,领头的4个人是邹刚、黄铁鹰、刘鹤与顾从之。这个团队先后完成了西单食品大厦(今华威大厦)、四川大厦、青岛市人防工事利用(后得了国防部二等奖)等3个研究报告,另外还完成了《西城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他们调查了包括广州南方大厦、北京的百货大楼和西单商场等当时许多大型商场的经营方式、财务与盈利情况,结合西单地区的客流和现有商业经营的情况,给出了商场经营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对比、建设资金的要求与经济效益的分析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报告让公司和区里的所有领导都大开了眼界。”

  “尽管这些当年的学生们如今都当了大官、教授,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最牛的还是我,是我给他们发的第一份工资,并帮助他们走入了社会,1984年就让他们成了万元户。”任志强回忆道。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刘鹤,总书,记的,经济,智囊,曾向,外宾,介绍,他对,非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水果宝贝》发人物海报 深度揭秘主角形象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央视传奇人物胡恩退休 曾分管春晚20年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