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生,人称小勇,是个16岁的残疾少年。
16岁,这是一个比花儿还要美好的年龄,16的少年可以和风儿赛跑,但对小勇来说,一切还没有开始却已经结束,自从有记忆开始,他就没有翱翔的翅膀,16年来,房顶就是他的天,一张床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小勇家住安徽亳州利辛县程家集镇郑王村宋庄,在他一岁蹒跚学步时,家人发现了异样,孩子只能走S步并经常摔跤,到医院检查后,专家的诊断如晴天霹雳般震撼了全家人,因早产加难产并缺氧,孩子严重脑瘫。
之后,家人带着小勇到处求医治疗,但情况越来越严重,渐渐的小勇四肢无力,手脚不能动,就算躺在床上双腿也会自动蜷成一团,双手不停地颤抖,如果没有别人帮助,他只能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全身上下只有嘴巴和下巴可以略微活动,为了能让他舒服点,仅仅一个夜晚,就需要帮他翻身6、70次。
2010年,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为小勇发了残疾证,小勇是肢体和语言多重残疾中的一级残疾人。
为了小勇的治疗,宋家不仅家徒四壁,至今还欠债20多万元。
摊上这样一个孩子,小勇的妈妈逃避了,她抛弃了孩子和家庭,失踪10多年至今杳无音讯。小勇的爸爸原本体弱多病,常年在外打工,每月的微薄收入仅能维持自己的开支,支撑着小勇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是他相依为命的爷爷。
小勇的爷爷叫宋殿国,今年68岁,老人家曾经是北京军区27军的老战士,多次立功嘉奖。多年前,为了回家照顾小勇,老人家放弃了自己在浙江的事业,如今一直不离不弃细心地照顾着自己重度残疾的小孙子,因为孩子身边一刻都不能缺人,老人家只好守在小勇的床前寸步不离,每天给他喂饭,清理大小便,擦洗全身,不分白天黑夜无数次帮他翻身……
由于不能外出挣钱,也没有低保和其它的补贴,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爷孙俩每天的伙食费都控制在5元钱,早晚分别是一元钱的馒头就着小菜,中午是1元钱的面条就着青菜,每周买个几两肉给小勇补充营养,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上。
低矮潮湿的住房,简单的三餐,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没有着落的生活,爷孙俩艰难的挣扎在贫困线上,到处奔波求救但很少有回音,很难想象在日渐富裕的今天,还有人过着这样的日子。宋殿国也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没有营养的三餐,没有正常的休息,长期以往,他还能熬多久。
面对爷孙俩的困境,也有一些善良的人伸出了援助的手,他们你50我100的经常接济这爷孙俩。虽然救助不多,但足以温暖这苦难中的爷孙俩。
利辛县特殊教育学校在得知小勇的遭遇后,不仅给予救助,还派李娟和姜昆两位老师送教上门,并送来了一台学习机,教他儿歌,喂他吃水果,并教小勇学会用下巴打字,让小勇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做爱小勇打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叔叔、阿姨、老师。
万般无奈之下,爷爷宋殿国背着小勇带着一线希望来到北京军区医院,经专家预测,如果在17岁以前,孩子最好的生长期,通过手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小勇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要是错过了这个最佳时间,术后效果将大打折扣,小勇和爷爷仿佛看到了曙光,可是30万的手术费让这唯一的希望变得渺茫,眼下不要说30万元,就连进京的车票钱他们都没有着落。
17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间,留给小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每天躺在床上默默的发呆,每当有人去家里,小勇的眼里立即充满期望和感激,他多么渴盼有人能帮他像个正常人一样站起来。我们也期望你、我、他能伸出援助的手,不要错过最后的时机,帮着小勇站起来!
爷爷宋殿国的联系电话: 18712433826
小勇只能保持这一个姿势,他的双腿自动蜷缩,双手不停颤抖
爷爷帮他翻身看学习机
小勇的残疾证
小勇的户籍证明
爷爷宋殿国的户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