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首尔9月1日电(记者 赵睿)12强赛中国队首战韩国队,中国队在第65分钟仍0:3落后的情况下,于海和蒿俊闵第73分钟和75分钟连扳两球,武磊错失了扳平比分的绝佳机会,最终客场2:3告负。赛后,高洪波坦言:“我个人觉得,对手主要胜在经验上。我对中国队在90分钟内的表现,无论技战术,还是精神层面都非常满意。对方一共有四次好的机会的情况下打入3个进球,有一定的运气,当然他们经验也很丰富。”
明天上午,中国队返回沈阳备战6日与伊朗队的比赛。
拿到首发名单,中国记者普遍是心情为之一紧:中国队中场的四名队员于海、吴曦、黄博文和孙可,个人能力都不错,但似乎缺少一个专门干脏活累活的后腰,能顶得住韩国队快速流畅的推进吗?比赛过程印证了这种担心:中国队几乎就是放弃了中场,密集在本方禁区附近,进攻基本靠长传。赛后,高洪波检讨说:“战术是教练组制订的,技战术上、配合上的不默契和不成功,是教练组的责任。”
但上半场后半段中国队的表现有所好转,武磊28分钟和40分钟获得两次不错的得分机会,不知什么缘故,武磊两次将很有把握的球都打丢了。很显然,中国队多年没有打过这种大赛,从教练组到球员都缺乏经验。中场休息时,中国队是带着0:1的比分进入休息室。据介绍,队员普遍反映刚开场时有点蒙,高洪波让所有队员都讲一讲心中是怎么想的,下半场又该如何打,大家说得很开,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消除。
韩国队在62分钟到65分钟连入两球,高洪波将其归结为队员经验不如对方,但他赞扬了场上球员的斗志:“0:3的局面下很快追回两球,是队员自信的表现,不认为自己差。15年后重回12强赛,中国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高洪波表示:“希望球队打过四五场比赛之后会更加成熟。”有记者问他使用球员的标准,明显是指任航、李学鹏、赵明剑三名在俱乐部打不上比赛的队员,却代表中国队征战12强赛。高洪波简单披露他的用人方式:“在分析队员状态时,有24小时和36小时追踪监测,而不是看到一个赛季、也不是看他一个月。中国队这些球员职业生涯非常长,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看24小时、36小时内谁的状态更好。”
中国队在73分钟和75分钟连扳两球,随后还有两次绝佳机会,可惜失之交臂。但无论如何,客场连打韩国队两球,“恐韩”这个词今后可能不复存在。赛后,队伍不是太郁闷,主教练、领队登大巴的时候,甚至和相熟的记者聊上几句。确实,两个客场进球太关键了,不但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而且回到主场与韩国队比赛只要1:0获胜就可以占据主动。高洪波自己也在总结:“上半场布置确实有些保守。”在如何让队员快速进入状态方面,高洪波没有给出答案。“接下来打伊朗队,对手很强大,回到主场同样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尽管最终没能实现带分回去的目标,但中国队下半场的比赛也让韩国队感到了恐惧。82分钟、90分钟施蒂利克不得不用换人来消耗掉一部分时间,而韩国球员竟然也磨磨蹭蹭离开场地,88分钟,7号孙兴慜甚至也开始“卧草”,这些在以往中韩比赛时是极为罕见的。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距离开赛还有1个多小时,中国队球门后面已经坐满远道而来助威的球迷,《歌唱祖国》和“中国必胜”在首尔世界杯球场上空响起。韩国DJ现场声嘶力竭调动本国球迷的情绪,“大韩民国”的喊声似乎占据上风,中国球迷自然不甘示弱,一面硕大无比的五星红旗在中国球迷看台缓缓展开,气势磅礴,令人为之一振。中国队落后的情况下,中国球迷不断用歌声给队员打气。中国队能够在逆境中不放弃,展现出极佳的斗志,球迷的功劳也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