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破产的尤科斯曾是俄罗斯石油巨头
尤科斯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
位于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28日裁定,俄罗斯需向已经破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股东支付500亿美元赔偿金,理由是当年俄罗斯政府以“非法手段”迫使这家能源企业破产并将其资产卖给国有企业,令股东蒙受损失。这是历来针对单一主权国家的最大索偿。
>>法院判赔赔偿金额相当于俄GDP的2%
尤科斯石油公司曾是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曾担任总裁。莫斯科仲裁法院2006年8月宣布尤科斯破产,该公司资产收归国有,大部分资产转移至俄罗斯石油公司。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8日认定,俄方采取额外征税手段迫使尤科斯破产,随后把“非法获取”的资产转卖给国有企业。作为补偿,俄方必须向当年股东支付500亿美元赔偿金。
2005年,尤科斯的大股东GML公司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将俄罗斯告上法庭。GML公司出资设立的一家代表尤科斯前雇员利益的退休基金同样加入原告行列。原告方曾寻求俄方支付总额1140亿美元的赔偿金。
莫斯科经纪行BCSPrime经济员表示,判决赔偿金额为一笔大钱,相等于年度联邦预算约九分之一,以及GDP的2%。但有分析员指出,俄罗斯拥有庞大外汇储备和政府储备,俄政府主权基金有足够金钱支付有关损失。
>>股东满意原告公司称俄方没有机会上诉
按照原告方的说法,1140亿美元是早先投资总额的4倍,他们已经把当年金值换算成现今价值,包含利息。常设仲裁法院确认俄方侵占尤科斯资产,不过最终赔偿数额不足原告方提出的一半。
GML公司常务董事奥斯本说,尤科斯破产后,大多数股东血本无归,他们已经为此努力10年,才得到今日裁决。这一结果令人满意;同时,这一裁定显示俄罗斯对尤科斯的打击“出于政治目的”。按照GML公司的说法,俄方没有机会上诉。
>>俄方不服称将“采取各种必要法律手段”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8日说,毫无疑问,在这起案件中代表俄方利益的机构将“采取各种必要法律手段”申明自身立场。
尤科斯破产后,俄罗斯石油公司“接管”这一前能源巨头的大部分资产。法院宣布裁定后,俄石油发表声明说,这家企业不是案件被告方,裁定不会对俄石油的“商业行为和资产”造成负面影响;法院裁定俄方赔偿的500亿美元与俄石油无关。
俄石油同时强调,这家企业取得尤科斯资产的全部交易合法。
俄财政部当天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说,常设仲裁法院的裁定带有政治偏见和明显缺陷,损害了仲裁法院权威性,并表示将提出上诉。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宪法立法和国家建设委员会主席普利金认为,常设仲裁法院对尤科斯案的裁决本质上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又一种制裁措施。
【新闻链接】
俄前首富霍氏称仲裁结果“美妙”不会从中获利
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曾持有该公司大部分股权。尤科斯石油公司10年前宣布破产。2003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因涉嫌诈骗、偷税、洗钱等两次获刑。去年12月,霍多尔科夫斯基获俄罗斯总统普京赦免。
霍多尔科夫斯基满意仲裁结果。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尤科斯股东有机会挽回损失,实在“美妙”。他称当年成为俄法庭目标后,已经把其持有的尤科斯股份转移至股东涅夫兹林,以保护公司,因而他本人并不涉及这桩官司,不会寻求从仲裁结果获取经济利益。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一起被判刑的前尤科斯石油高层涅夫兹林今年1月亦获特赦。
【新闻观察】
裁决是否标志欧盟对俄制裁升级?
在美欧因乌克兰问题对俄制裁不断加码之际,常设仲裁法院的裁决引发舆论猜测,欧盟对俄罗斯隔靴挠痒的制裁是否由此升级?
俄罗斯政论家卡拉什尼科娃认为,尤科斯案的裁决结果在西方对俄罗斯制裁施压的精确时间节点出台,这显然是西方的一种制裁形式。
但也有观点认为,裁决并非出于制裁考虑。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马特维切夫认为,常设仲裁法院此时公布裁决结果只是巧合,尤科斯案拖了很久,舆论注意力有所降低,裁决结果在马航空难和制裁升级的阶段公布,让俄方有些措手不及。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牧山浩石说,判决赔偿金额约占俄罗斯GDP的2%,对俄罗斯经济的损害将是巨大的。虽然在时间上属于巧合,但这一裁决的出台,正值乌克兰危机及马航MH17客机空难让俄罗斯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之际,令俄罗斯在应对上分身乏术。但他指出,原告要追索这500亿美元的赔偿款有不小难度。
这项长达十年的马拉松诉讼或难就此画上句号,美欧的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已经箭在弦上。
欧联定于当地时间29日对俄罗斯追加一揽子制裁措施,涉及金融、军售、敏感技术出口等领域。英国石油公司等一些与俄能源企业存在密切关联的欧洲企业担忧,更多对俄制裁或将影响它们在俄发展。
此外,欧盟成员国同意对与俄总统普京存在密切商业往来的4名个人和4家企业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新华、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