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人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用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见证延安精神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图为延安市新貌。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采访组在梁家河村采访。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寅 吕延涛 陈冰 张雪松/文 丁庆林/图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延安精神。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从延安精神中获得精神动力,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民服务,持续创新。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保持延安时期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政治上追求忠诚,思想上追求奉献,道德上追求正气,工作上追求一流,做人上追求诚信,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初夏,深圳特区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系列报道组来到延安,深入探访延安精神。
艰苦创业 为延安精神“写序”
“十送红军望月亭,望月亭上搭高台……”井冈山的《十送红军》送到哪儿?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
1935年10月19日,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就像民歌里唱的‘三月里来桃花艳,柳绿花红迎春天,刘志丹领咱打土豪,世事在改变……’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就是陕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86岁高龄的张光先生对记者细细说起他心中的刘志丹。他是刘志丹的女婿,他的爱妻、刘志丹唯一的女儿刘力贞已在前年因病去世。
“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而这块根据地的建立为后来的延安精神写了序言。”曾是延安战地记者的张光说,“刘志丹常说‘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刘志丹团结争取西北军将领邓宝珊,是一个典型例子。邓宝珊曾任第21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他赞同抗日统一战线,多次到延安与共产党领导人会晤。1948年,邓宝珊代表傅作义同解放军代表达成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共和国成立后,邓宝珊还出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这样例子非常多。”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率先垂范,光明磊落,不计较个人得失。张光讲了个小故事:1934年,陕北红军干部学校在南梁创办。31岁的刘志丹兼任校长,21岁的习仲勋兼任政委。一天,刘志丹正给学员讲话,看见习仲勋走过来,刘志丹马上喊“立正”,并带头向习仲勋敬了一个军礼,欢迎习仲勋给大家讲话。事后,他说,共产党的军队就要拥护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政权,如果我们不敬重,老百姓也就不在乎了。
汉中市委宣传部部长、谢子长的侄孙女谢京帅说,“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体现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精神气质。谢子长等陕北红军领导人,从搞兵运到组建游击队,再到建立根据地,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家的革命烈士就有9位,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地搞革命。谢子长总说,‘共产党人就像柳树一样,割了这茬,那一茬还会长出来’。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都曾经历过‘左’倾路线干扰,都曾经历大的失败,但在群众支持下,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把红色基因传递下来,使得长征后的红军有了家”。
谢子长是1935年2月伤重去世的,他没有等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毛主席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笔写下了长277字的碑文。刘志丹等到了中央红军,但在1936年4月的山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毛泽东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率先垂范的实干精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张小小的木炕桌静静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动情地说,它就是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沁园春·雪》就是1936年在这个小木桌上写的。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收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59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撰写的,超过70%。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诞生在延安。在延安召开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延安是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地方。”
徐新荣说: “延安精神中的抗大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整风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张思德精神,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南泥湾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最显著标志;而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就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也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埋头苦干的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
1935年到1948年,延安奋斗、建设、发展的13个春秋,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延安是共产党执政的试验田。延安精神之中的民主廉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放创新等精华已成为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中央在延安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所见所闻使我感动而且认识愈发深刻。我体会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延安梁家河,中国梦从这里起步
2007年,习近平同志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他在会见延安党政代表团时讲了一段话:“在延安,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理想和信念,要有进取精神,特别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有真感情。客观条件很重要,主观努力更重要。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实的东西,是很具体的,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当中。”
“延安是个神圣的地方。上世纪30年代,毛主席带领红军队伍来了,他在延安13年,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上世纪60年代,2.8万知青走入黄土地,充分接了地气,了解了基层情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当村支书时,他就有远大的抱负,有一心为民的情怀、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有勇于担当的气概,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群众有最真挚的感情,所以习总书记说:‘中国梦,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今天的梁家河,山头上500亩苹果树挂满佳果;黄土沟养殖起猪、鸡等;村里红红火火地开了7间农家乐、5个小卖铺和13个小吃摊……“习总书记去年2月13日回梁家河看望乡亲,还能叫出许多村民的小名。”老村支书石春阳告诉记者,“他嘱咐我们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梁家河村里老人有了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孩子们都上了镇里的幼儿园,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不少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乡参加建设。
66岁的刘金莲指着自家窑洞炕头的第二个铺位说,“近平当年就是睡这个地方。”1969年初,习近平等6个知青下乡就借住在她家这孔窑洞,吃着杂面抿尖、洋芋擦擦,还闹过她的洞房。“近平当年就爱看书,带了好大一箱子书来。中午干活回来,他就坐土梁上看书;晚上别人出去玩,他就坐在炕上就着煤油灯看书。他懂得多,待人和气,很受大家尊敬。后来,他当上了村支书。”
老村支书石春阳接过话茬:“近平带领村里人打坝淤地,还试验成功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又带全村建起42口沼气池,解决了村民烧火和照明的大问题。今天村里通了水电,但我们不会忘记那沼气池带来的光亮。”
2015年,习近平访问美国西雅图时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荷兰国王点赞延安苹果
“延安不仅是200多万延安人的延安,还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家来延安学习,就要求延安人的标杆要更高、要求更严格。我们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用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见证延安精神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现在,延安组织1900多名到村党支部任职‘第一书记’的干部,在梁家河举办‘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两学一做’培训班,锤炼作风品质,提高履职能力,基层干部工作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徐新荣介绍说,延安上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延安退耕还林超过1000万亩,山上有林,沟里种花,67.7%的土地披上绿衣,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财政收入160亿元。
如今,延安苹果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350万亩苹果种植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一,成为全国苹果优势区域。
2015年10月,来中国访问的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延安兴致勃勃品尝当地的红苹果,并举大拇指点赞,为延安苹果走向世界做宣传。
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振东对记者说,延安时期,全国的热血青年排除千难万险朝着延安进发,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先进力量所在、理想与精神所在。今天,仍然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前来延安,追寻革命足迹、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据统计,近年来延安年均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以上,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去年开展的关于延安精神等对外培训教育就达812个班次41871人。这些充分说明,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延安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仍然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发动机”和“压舱石”。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不唯延安,全国亦然;不光今天,直到永远。
专家解读
民族振兴奋进的精神力量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
■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延安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邓纯东认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
“延安精神的一个重大历史意义,是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全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形成统一认识,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做指导,提出了适合当时中国革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以这样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才能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
他认为,正是延安精神的指引,极大地统一了全党全军的思想,使党和军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抗日战争的规律有了正确认识。从此,中国革命没有发生大的挫折和失误,革命事业蓬勃发展,保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迅速取得伟大胜利。这是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历史意义。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邓纯东说,从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可以看出,党的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要有科学理论做指导,全党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起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邓纯东指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表明,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正确,党的建设、改革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当前,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实事求是,认真分析中国国情,找出各方面的规律,并将规律上升为体制机制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顺利实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特征。今天,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可以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和经验。”邓纯东指出,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奢侈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后提出反“四风”,正是因为“四风”与延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解决“四风”问题,弘扬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
故事
87岁老八路:家庭开设教育基地
在延安市安塞县,我们慕名拜访了87岁的老八路曹凯。
在坡路最高处的一栋漂亮的二层窑洞大院子,就是老人的家。院墙插满红旗,挂着“用延安精神教育下一代”、“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红标语。自去年起,曹老就自费把家改造成了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老人1944年参军,1948年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上世纪50年代起,老人就自费走遍陕北走访老红军、老革命,还去了3次长沙、3次嘉兴、5次北京搜集红色素材。1991年离休后,他曾任安塞县关工委副主任,现在是延安精神宣讲团顾问。离休后这25年,他义务宣讲延安精神,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中小学。
“担心年纪大走不动,我就召开家庭会议,动员儿孙们把自家院子改建成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我当讲解员。”曹老拉着记者细看他的5个展室,依次为毛泽东事迹,周恩来事迹,朱德事迹,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事迹和革命家风采录,展示的内容多是老一辈革命家如何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成才的故事。
曹老四世同堂,儿孙中党员有13人。老爷子就在家里建立了家庭党员活动室和家风馆。“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都要向我汇报思想!”老人笑着说。
2009年,曹凯被评为“全国离休老干部先进个人”,时任国家副主席兼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给予他极大肯定:“……像曹凯同志这样的老干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他们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奉献到老,这种境界和追求很值得发扬光大。”
在曹家家风馆里,记者发现一套奖杯证书:今年5月15日,曹家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2016全国“最美家庭”。老人很骄傲地说,“那揭晓仪式,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深圳
怎么学
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
让老百姓享受改革成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传承延安精神,特别是各级干部要心系百姓所想,事为百姓所做;要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地深化改革,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享受到改革成果。深圳作为特区,创新是深圳的灵魂,离开了创新,就失去了生命力;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让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
(马璇 整理)
横岗街道党工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蒋小平:
发扬延安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心里边装着祖国、装着人民、装着他人,再现当年特区改革开放初期的“拓荒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樊篱,艰苦创业,为新一轮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