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海南视窗文昌6月25日电 “如果不是航天发射场在这里,我们哪里会有这么好的生意。”6月25日晚,在海南文昌龙楼镇,镇上最大的经济型酒店——文昌航天城大酒店人声鼎沸,百余人在这里亲眼见证了长征七号火箭海南首飞,酒店经理王安兴高兴的说。当天,龙楼小镇因为长征七号海南首飞,融入了2000多辆车、数万名游客,原本的滨海小镇,因为火箭的到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楼镇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当地居民祖祖辈辈从事渔业劳动和种植业,是文昌传统的“落后”地区。就是这个以往不知名的小镇,却从2009年开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文昌卫星发射场于2009年9月14日开工建设,在这之前文昌市政府联合相关单位专门成立了"文昌航天发射场"办公室,征用了16000亩土地用于发射场的建设,市区距离发射场30公里左右。
据专家介绍,文昌新建航天发射场有“五大理由”: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大型运载火箭可以海上运输;三是沿海与内陆相结合;四是高低纬度相结合;五是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
从此以后,龙楼小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破旧的道路修葺一新、一栋栋红顶的联排别墅鳞次栉比、学校和市场等基础设施也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今年40多岁的薛英刚是龙楼镇星光村的村民,土地被征收建设发射场之后,他就在谋划如何挣钱,因为瞅准了发射场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商机,他一咬牙向银行贷款近800万元,再加上自己手上的征地补偿款,在镇上盖起了一座酒店,考虑到火箭发射场带来的品牌效应,薛英刚给酒店起名叫“航天城大酒店”。
“2010年年底酒店开业后,生意越来越好,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文昌后,酒店又进行了装修,证明我们老板确实有眼光。”文昌航天城大酒店总经理王安兴告诉记者,从5月底开始,酒店的房间就基本上“爆满”了,因为距离航天发射场比较近,再加上酒店的环境较好,所以入住的人大多数是发射场的工作人员和来龙楼的游客。“通过这次长征七号首飞我们看到,以后龙楼乃至文昌的旅游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航天城大酒店不仅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也让周边居民受益不少。
今年40岁的符月珠是龙楼镇南里村人,在土地被征收建设航天发射场前,她和丈夫在村子里养青蛙,居住的房间也显得有些破旧,闲时还种植一些花生和水稻等作物,但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收入不多还不稳定。
现如今,符月珠拿着补偿款盖起了三层小楼,因为安置房位置较好,她把一楼当做临街铺面进行出租,每个月固定会有7200元的收入,当起了“包租婆”,不仅如此,符月珠还在航天城大酒店的咖啡厅当领班,每个月也会有两千多远的固定收入。“钱也不算太多,但是很稳定啊。”符月珠说。像符月珠这样,在“自己人”开的酒店里打工的还有40多人,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民。
如今,龙楼镇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整齐停放的车辆,临街铺面统一的门面和双语牌匾,道路两旁林立的酒店、餐馆,和之前破旧的小渔镇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对比。“这应该是龙楼历史上来得人最多的一次,以前哪里见过有这么多游客一起来啊。”在龙楼镇一名干部看来,这就是火箭发射场的落户给龙楼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都在说‘中国梦’,航天城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或许就是龙楼版的‘中国梦’。”在龙楼镇的安置小区——航天社区,一位安置居民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