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6-07-12 - 2016-07-18
开幕时间:2016-07-12 15:00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
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 《艺术天成》杂志社
协办单位:李可染画院 荆盛和宣纸工艺 北京枫溪堂画廊 北京真源斋画廊 露宴天下集团 浙江驰博科技
参展人员:(按年龄排序)
国画:王琦 刘文西 蒋采苹 于志学 李宝林 贾平西 陈光健 何韵兰 刘曦林 陈醉 李燕 易洪斌 李小可 刘巨德 赵建成 李庚 李荣海 冯远 刘大为 覃志刚 陈克永 范扬 陈孟昕 张东林 何家英 丁杰 刘临 郭继英 盛寿永 安佳 刘万鸣 吕维超 李毅 唐辉 陈芳桂 王晓银 吕大江 祁璐 王德芳 王赫赫 周午生
书法:言恭达 苏士澍 覃志刚 赵长青 王岳川 罗杨 李一 叶培贵 陈伟
油画:戴泽 潘世勋 苏高礼 文国璋 王仲 王铁牛 徐里 燕娅娅
展览备注: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主持人:张益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杨淼(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杨洋(《艺术天成》杂志社主编)
展览介绍
走进中央党校——中国梦书画名家臻品展
徐里
在社会各界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由中央党校图书馆与《艺术天成》杂志社共同主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支持的“走进中央党校——中国梦书画名家臻品展”如期开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中央党校是党的最高学府,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门,也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这些书画名家的作品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天辟地、砥砺奋进,创造的辉煌历史和非凡业绩。它们在中央党校的集中展示,表达了书画名家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是书画名家献给建党95周年的一份厚礼。
时代需要审美精神涵养,人民需要文化艺术,而文化艺术精品是净化心灵、升华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彰显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的阳光雨露。中国梦书画名家臻品展走进中央党校正是一次传播文艺精品、弘扬中国精神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希望借由此展的成功举办,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家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扬传统、勇于创新,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生活中汲取养分,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本真
言恭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年十月十五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址,放眼人类文明的国际视野,深刻论述了当前我国文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立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体现了党中央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指明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新航标。习总书记的讲话解决了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文艺工作者该怎么办?是为人民而创作,还是为人民币而创作?“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总书记说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工作者的行为导向。艺术家不能放弃对国家天下、民族命运的责任,他的作品呼应着人民的忧乐,民族精神的凝聚,催发人们向往奋进的良知与情感。一个艺术家,只有做到一是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二是创作出时代经典的艺术精品,真心实意地做到对时代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悟,对民生的感知,坚守纯净,耐得寂寞,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本真,才能胸有大志,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才能真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不能否认,这些年来中国文化生态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了一个功利欲望泛滥,非常世俗化的社会现象。一个全民为一博眼球甚至可以娱乐至死的年代,无论是极丑或者超级自恋……都可以拿来炒作自炫,不惜以最疯狂的形式替代艺术本体的理性思辨,仅仅为了满足一己虚荣的功利心。心态的浮躁、艺术的浮华、形式的浮夸、评论的浮浅、交流的浮面,艺术时尚鼓噪、创作精神平庸、经典艺道异化、核心价值颠覆。在当下社会多元格局却又如此“同质化”的功利主义消费市场的弥漫中,哲学的贫困,文化的缺失,传统命脉似连又断的危险时刻在逼近我们……不求是非,不知美丑,“以新为美”“以丑为美”,卑俗替代了“正大”,畸形扭曲了崇高,将低俗的数量看成质量,将无序的热度替代繁荣的高度,让娱乐至上升腾为文艺功能的主体,让感官刺激渐进为精神享受……鄙视中华文化,鄙视创作规律,以自我为中心,放弃丝毫的社会担当!炒作,包装,推广……时尚的鼓噪,精神的平庸已反映出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艺术生活得粗鄙……书画进入大众文艺的另一面出现了摆脱传统文化的精神高原需要审美静观与理性释义的重负,回归到了游戏状态。君不见这种惊人的热闹已逐步走向惊人的庸俗,势必走向惊人的荒凉!
面对历史传统的丰厚的馈赠,面对矿物时代优越的物态竞争,我们反思这个时代穿越中的浮躁与浅薄,我们是否失去了关于历史的自省与谦卑,也失去了关于未来的担当与展望?仰望星空,我们发现视野变得浅近,思维过于线性。季羡林、任继愈等等那么一批文化人直到他们去世时留下的未来的文化光芒才开始震撼我们的心。好些年来,不少朋友在追随时兴与浅薄,注重形式与浮名。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轻慢,唯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缺一不可”,应该和我们不离不弃。我想,在追求自由光环随意宣泄的互联网时代,需要那些坚守文化信仰、时代审美理想与职业操守的真正“求道者”。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人类文化、科学、经济、政治与社会全民新觉醒时代。这是挑战人类文明、考验人类智慧和人类心灵创新文明的新机会。觉醒是一种提升,一种超越,一种方向,也是一种精神,既有客观认知的意义,更有主体发展的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乐之间,我们要问天下何事?艺坛何态?艺术家何为?艺术何向?
时代在变化,变化即易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我们认知变化,是看到变化所引致的创造性力量,看到变化中的创化精神。在创化中我们看到一个积极的刚健精神,即乾的精神;也看到一个厚德载物的精神,即坤的精神。中国文化特别注重天、地、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表现为“天能生人,人能弘道”的信念。因此,中国艺坛的新觉醒是“以道为本,以德为基”——技进乎道时代文化创造与未来发展的觉醒,是艺术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认知与履职的觉醒,是“周知万物,道形天下”的时代人文创造精神建设与完善的觉醒。觉醒不只具有创新个人的意义,更具有创新时代的意义,也就是具有能使一个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意义。这种使命感将驱使文学艺术界能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感召下,以艺术本体良知的智慧和明察艺坛症结的忧患,以“大我”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守护文化灵魂的精神,勇敢地直面“问题”,开出良方,以新时期的文化新创造,奉献出精品力作,也就是“追求真善美文艺的永恒价值”,合力扭转艺术异化的局面,建立中国艺坛新秩序,这就是对艺坛新觉醒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