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中国梦 > 正文
   
 
践行“中国梦”  贴近“追梦人”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2-26 08: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5版
 
 

创业就像逐猎,我永远在路上

 

  “近期来说,目标肯定是公司的发展;长期来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下一代的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更快乐。”宋扬说

12月20日,创业青年宋扬在入驻杭州余杭区“梦想小镇”的公司办公区。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014年的一天,浙江大学管理学在读博士生宋扬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在这之前他已经申请延期了两年;2016年12月15日,双肩包、牛仔裤、白球鞋,宋扬步伐轻快地行走在位于杭州余杭区的“梦想小镇”。“创业必须破釜沉舟,我不能在员工全心全意跟着我干的时候自己还在找后路。”他说。

  宋扬创办的公司叫作杭州皓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孩子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公司自2015年开始启动了“假日小队”亲子成长社区,目前有35个员工,年服务人次超15000人,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如同每一个创业的日子,在宋扬的日程表上,15日这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接待合伙人和客户、开培训会、讨论技术解决方案……对他来说,每天不到7点就起床,不过深夜两点不睡觉,早已成了常态。“对于创业者来说,身体上这点累真的不算什么。”

  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是对创业的无限激情和无怨付出。在大学时代,宋扬就开始了他“摸爬滚打”的创业路,在学校门口开过实体饭店、做过“订餐网”。对于初创者来说,最缺的就是资金,而宋扬,则是通过一次次创业大赛积累启动资金。

  宋扬说,创业初期参加了一个规格挺高的外资公司的创业大赛,团队来到上海后,被临时通知要做一个报告。“我那时候正在发高烧,嘴上都是水泡。为了上台的时候给评委留一个好印象,我用牙签把水泡全部挑破了,忍着剧痛上台。”他说,报告结束之后,他瘫倒在会议室外,继而又在床上整整躺了3天,但还是很高兴的,团队拿到了一等奖,有了8万元奖金。

  而皓石教育,是当初宋扬和一个合伙人用自己的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了1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现在贷款已经还完了,公司员工收入也在稳步提升,而且通过公司活动,好多孩子都把我当成他们的老师,活动结束后还给我画了肖像,常常和我联系,跟我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很有成就感。”他说。

  在公司“90后”员工陈威看来,宋扬是个有情怀的人。“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宋总,我们要么直呼其名,要么叫他宋老师。他也拒绝了好几个融资机会,就是希望公司不要盲目扩张而忽略了产品品质。”

  “我认为创业就要做猎人,像追逐猎物一样敏锐捕捉行业领域的每一个商机,而不是守着那块固有的‘土地’不放手。”宋扬说。

  夜已深,随着员工们陆续下班,宋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对他来说,结束了一天的与人打交道,深夜两点前的这段时间里,就是他私人的工作和阅读时间了,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宋扬说,“从近期来说,目标肯定是公司的发展;从长期来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下一代的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我们的孩子更自信、更快乐。”

  为了实现创业者的梦想,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宋扬是“梦想小镇”的一员,这个平台已经集聚了7000多位互联网相关领域创业者,享受着减免房租、资金对接、创业沙龙等一系列的“五星级店小二”服务。同时,他也是千千万万创业者中的一员,为了心中的梦想、肩上的责任,永远在路上,砥砺前行。

 (记者商意盈)

■“洋调解员”开放梦:

“我们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在义乌生活了14年,杰克说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结识了很多朋友,事业也越来越稳定,未来还想继续在义乌创业生活

▲12月15日,在义乌经商的尼泊尔商人杰克带着他的印度客人,在小商品城挑选生料带。

 新华社记者黄筱摄

  锃亮的皮鞋、笔挺的西装、一丝不苟的发型、与胸前红色徽章颜色一致的领带……15日早上,在浙江省义乌市做外贸生意的尼泊尔商人杰克,颇有仪式感地换上了这样一套与平时不一样的行头,因为今天他的身份是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外调委”)的一名调解员。

  今年年初杰克进入外调委,外调委除了义乌本地的调解员志愿者,还有像他一样的21名“洋调解员”,来自新加坡、韩国、菲律宾、苏丹、埃及等19个国家。“我们就像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外籍调解员要求至少会三国语言,处理涉外纠纷时语言障碍的破除,能增加调节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提高调解成功率。”杰克说。

  正式上任前杰克做了3个多月的“旁听生”,学习其他调解员的工作方法,现在他已经懂了一些调解“套路”,帮助十多名外商协调好经济纠纷。杰克说,帮助别人也是在推动自己学习,自己对中国的文化、法律、社会规则更加熟悉。

  约定的调解时间是9点30分,杰克提前半小时就到外调委了解背景资料。虽然精通普通话,但对中文文字认识不多,本地的调解员工作伙伴把申请书念给他听,他认真地记录关键信息,还时不时追问一些细节是否有说明。

  准备工作就绪,调解双方却临时改变计划,下午才能到场,杰克只好把原本下午的工作提前。他先到了义乌商品城一家卖打底裤的店铺,向老板确认包装规格和商品底价。

  因为和这家店铺老板相识多年,聊完生意后两人像朋友般随意交谈,“我在老家的酒厂打了50斤粮食白酒,下次咱哥俩聚聚”,“这是今天早上刚做的义乌特产红糖麻花,你尝尝”……店铺老板跟杰克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杰克说,“跟老朋友做生意真的舒服”。

  走出打底裤店铺,杰克给一位正在商品城采购的印度客户打电话,说带他去一家生料带店铺看产品,生料带伸缩性能、外盒颜色、内圈大小、包装材质尺寸等细节,杰克耐心地帮助印度客户和店铺销售员沟通,时而印度语时而普通话,他在两种语言中切换自如。

  短暂的午间闲暇时刻过后,杰克回到外调委去处理原定上午调解的纠纷。一开始调解进行得并不顺利,双方互不让步,情绪也不太冷静。杰克和他的工作伙伴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

  杰克把外商请到调解室外面的走廊,跟他把道理娓娓道来,外商的表情也逐渐平静,最后露出微笑。

  回到调解室时,两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的想法,疏通了矛盾、化解了纠纷,杰克如释重负。

  在义乌生活了14年,杰克说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结识了很多朋友,事业也越来越稳定,未来还想继续在义乌创业生活。

  “每每出差回来路上,看到高速公路牌上的‘距离义乌还有20KM’,心里都会感叹终于到家了。”之所以愿意成为“洋调解员”队伍中的一员,杰克说正是因为觉得自己这个“新义乌人”有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服务,为城市的开放发展出一份力,在义乌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也希望有更多来义乌的外国人能感受这里的友善。

          (记者黄筱)

 

 

■“河长”绿色梦:

要让河水恢复我小时候的模样

 

  “要改变农村旧有的卫生习惯确实不容易,所以当了河长以后我感到压力不小。教育村民不要乱扔垃圾的同时,我首先要自己带头做好。”姚宝忠说,“管”与“做”结合是最好的宣传方法

  ▲12月21日,绍兴上虞区东关街道担山村村级河长姚宝忠在巡察管辖的河段。河堤上有村级河长公示牌,印有河长姚宝忠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村民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反映。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1日早上8点左右,浙江绍兴上虞区东关街道担山村党总支书记姚宝忠便冒着蒙蒙细雨从家里出发,步行前往担山村村委会。脚步不断前行,他的目光却始终关注着沿路河道的保洁状况。

  姚宝忠的另一个身份,是担山村村级河长。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巡河清河、护河宣传也早已成为他每天的重要工作内容。

  作为浙江“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要抓手,2013年河长制在浙江省全面推行。姚宝忠从2014年开始担任担山村生态河道河长一职,负责长约3300米的长塘江和长约960米的直塘江两段河道的保洁监督工作。

  “我从小生活在担山村,小时候河里有许多鱼,村民用河水烧菜做饭。”他说。然而20年前,由于工业污染等原因,河水水质变得越来越差。“担山村从2003年就开始治水,我的心愿就是让河水恢复60多年前、我小时候清澈见底的模样。”

  说话间,一位河道专职打捞员划着小船,出现在视野中——他正在打捞一夜风雨后河面上飘零的落叶。“现在水面基本不会出现塑料袋之类的垃圾,漂浮物以树叶为主。我们村的专职打捞员每天工作8小时,都会及时进行打捞。”姚宝忠说。

  “书记,你又来巡河啦!”正在河边石阶上洗菜的村民周阿春向姚宝忠招呼道,她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治理,现在村民可以完全放心地使用河水了。姚宝忠离开时不忘叮嘱周阿春,洗完菜要清理石阶上的菜叶。

  生态河道两岸移步换景,一直不变的是能望见河底水草的清澈河水。多年的治水经验,让姚宝忠有很深的感触:“要改变农村旧有的卫生习惯确实不容易,所以当了河长以后我感到压力不小。教育村民不要乱扔垃圾的同时,我首先要自己带头做好。”他说,“管”与“做”结合是最好的宣传方法。

  担任村级河长的3年来,姚宝忠用于记录每天巡河情况的笔记本写完了10余本,对村里每个雨水直排口了然于胸。如今,他已经可以使用手机APP巡查管辖的河道,一旦发现问题就拍照记录,实时上报。

  下午,姚宝忠专门召集了村里负责河道保洁的工作人员到村委会开会,了解近期突出的保洁问题,并嘱咐专职保洁员打捞的同时务必要注意安全。这样的会议,每个月都会不定期召开几次。

  傍晚下班回家途中,姚宝忠再次对河道进行巡查。“每天早上和傍晚上下班途中巡查河道,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多看几遍总是更放心一些。”他说。

  “治水没有旁观者,人人参与清‘三河’”,沿河路边的这句标语反映出担山村“五水共治”的现状:村民们在姚宝忠的表率示范和相互监督下,已经逐步养成了不向河道乱抛垃圾、乱倒废水的良好卫生习惯。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省、市、县、乡、村等五级河长6万多名,同时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五级联动、责任到人的河长制已经形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底,浙江全省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了13.1%,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记者魏一骏)

 

 

 

 

■“新杭州人”共享梦:

融入带来的归属感让我心安

 

  11岁的儿子就近入了学、2015年家里还新添置了一辆汽车……小家的改变不可谓不大。下一步,赵侠夫妇俩希望能买一套房,真正把家安下来

▲12月21日,赵侠(左)正在与顾客讨论照片。

新华社记者吴帅帅摄

  21日清晨5点,家住杭州市东北九堡镇格畈社区的赵侠准时起床。3年来,只要天气许可,她都会用晨跑迎接新的一天,每天6公里。用她的话说,奔跑像是一种热身,似乎可以逐渐融入她生活的城市忙碌的节奏中。

  赵侠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来自安徽阜阳。2011年,她和丈夫、儿子来到杭州。与长跑坚持的耐力不同,她的工作——照相,简单说只有“咔嚓”一秒那么短促。

  7点20分,拉开卷帘门,仅有20平方米的空间就是赵侠夫妇精心经营的照相馆。不大的店面分成了两间,一间用来放置修图用的计算机、打印设备和陈列照片,另一间则用作摄影棚。

  “我拍一张办老年证的彩照。”邻居大妈走进照相馆说。“我听说你这里有租房合同的模板,给我打一份?再拍一个暂住用的照片。”刚准备在附近租房、工作的年轻姑娘问道。“侠姐,昨天代收的快递给我拿一下。”小伙子说完急匆匆地就要走。

  一个上午,拍照、修图、解答各种问题……赵侠忙得团团转。

  “老年证红底一寸、办美国签证要5.1厘米×5.1厘米的规格……”对于这些证件照上的学问,赵侠可谓倒背如流。除此之外,从如何办理暂住证到拟定租房合同,从代收快递到解答计算机操作问题,这家照相馆的各种“隐藏”功能绝对算得上齐全。

  在格畈家园南苑,周围邻里都对赵侠夫妇赞不绝口。当天恰逢冬至,中午夫妇俩还和邻居们火热地包了顿饺子。

  “我们刚来杭州的时候,房东和周围邻居都很热情。我们没感到外地人的身份有什么不同。所以现在我们稍微扎下了根,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刚来的工友、回报周围邻居。”赵侠说。

  实际上,除了照相馆的生意,赵侠在空闲时间还在格畈社区新杭州人志愿者服务站做一名义工。“我们服务站对外来务工者主要提供的是法律援助、免费技能培训等。”赵侠说:“周末我们也到不同社区做义工,最近在附近打扫街巷、老小区的楼道。”

  “现在每天都很忙碌,白天基本一步也离不开这个店,门一开就要开始忙活了;空一点的周末又有很多志愿者服务要做。”赵侠说。不过回想起5年前初到杭城时的状态,赵侠还是“偏爱”现在的忙碌。她表示融入带来的归属感让她觉得忙得充实。

  “5年前,人生地不熟,我们一家三口几乎花光了积蓄才盘下这个小店。”赵侠丈夫屈振说:“那时候,九堡这里基础设施、交通都没有现在这么好。我们也算见证了杭州的发展。”

  “现在周围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我们出门也能享受便捷的公共自行车、地铁。今年跑杭州马拉松的时候真有一种新杭州人的骄傲。”赵侠笑着说:“我们的小家也算是跟上了这个发展的节奏。”

  11岁的儿子就近入了学、2015年家里还新添置了一辆汽车……小家的改变不可谓不大。下一步,赵侠夫妇俩希望能买一套房,真正把家安下来。

  夜色渐深,赵侠还在职工之家和其他志愿者们策划着服务活动,同时备战计算机等级考试。不论是做生意还是业余时间,努力奔跑似乎不曾在赵侠的生活中中断。

  5年来,正是不断的“奔跑”,让她把自己扎根城市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生活中定格的笑颜。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践行,中国梦,贴近,追梦人,创业,像逐,我永,远在,路上,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海口“童心共筑中国梦”迎新汇演上演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以创新引领发展 以发展成就“中国梦”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