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中国梦 > 正文
   
 
童唱中国梦《歌声中的乡愁》首发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3-24 08:24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3月22日17时讯(记者 焦茂如 罗嘉)“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小时候,当这些耳熟能详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就是爷爷奶奶为我们唱起乡村音乐的时候,这些声声入耳的乡村音乐,您还记得吗?

    3月22日上午,在重庆市潼南区江北小学举行了“童唱中国梦”《歌声中的乡愁》优秀乡村歌曲作品集首发仪式的活动。

活动现场(记者罗嘉 摄)

    据了解,《歌声中的乡愁》首发仪式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潼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教委、区文化委、区文联承办,潼南区江北小学协办。活动从2015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反映重庆地域特点的优秀乡村歌曲作品。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是“九童圆梦行动”之一,并想通过这次活动,为广大未成年人寻找父辈乡愁,培养未成年对乡村的感情,对乡土的感恩,对乡愁的认同。

活动现场(记者罗嘉 摄)

    为啥征集乡村歌曲?

    那一抹浅浅的乡愁在记忆深处

    儿时,爷爷奶奶的乡村音乐,是孩子们记忆深处最深的乡愁,无论是“摇摆手,家家走,搭洋船,下汉口…”还是“小崽儿,来斗鸡嘛,来嘛”,一首半唱半说的乡村音乐,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儿时的美好回忆。

    为了留下这美好的乡愁,歌声成为最好的传承,市文明办表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歌曲听来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更能培养大家对故土的思念。该书的出版,是重庆市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寻找记住乡愁的一种创新,一次尝试。该书收录的歌曲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简洁、朗朗上口,富有浓郁的重庆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反映乡风乡情的同时突出童心童趣,用音乐唤醒孩子们心中的乡愁,让孩子们的音乐梦在故乡的热土上生根发芽。真诚希望本书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让核心价值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儿童心灵。

活动现场(记者罗嘉 摄)

    乡愁是眼中的红黄绿

    如今变成歌声更加朗朗上口

    在潼南区江北小学五年级学生刘子祎的眼里,乡愁与颜色分不开。

    闇公旧居、尚昆陵园、金色的油菜花、潼南名片绿色蔬菜……一个个童年时时常去的地方,一个个引以自豪的名字,一张张潼南的名片,刘子祎说,庆幸生在这片令人骄傲的土地。

    在童唱中国梦《歌声中的乡愁》首发仪式上。刘子祎翻看了里面的歌曲,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她说:“太棒了,感谢叔叔阿姨为我们带来了新书——《歌声中的乡愁》。里面的歌曲太好听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唱,好好唱。”

    在首发仪式上,还进行了潼南区“童唱乡愁”的文艺展演,潼南区的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嗓音献上了,《一盆丁香》、《月亮歌》、《赶场双江走》等获选曲目。

活动现场(记者罗嘉 摄)

    面向全市乡村少年宫赠阅

    118首作品值得典藏

    重庆市“童唱中国梦”优秀乡村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自开展以来。吸引了全市39个区县和全国各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历时半年,共征集500件优秀乡村歌曲作品。经专家组反复斟酌、多次评审,最后选出118件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一等奖10首、二等奖20首、三等奖30首、优秀奖58首,并都集结出版于《童唱中国梦·歌声中的乡愁 重庆市优秀乡村歌曲作品集》中。

    《歌声中的乡愁》是九童圆梦系列丛书“童唱中国梦”的作品,除此之外还包括《童话中国梦》、《童秀中国梦》、《童行中国梦》、《童耕中国梦》、《立德童谣》、《立德童话》、《童书中国梦》、《童演中国梦》,除《童演中国梦》处于印刷阶段外,其余的书均已出版,成为孩子们课堂一份不必可少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歌声中的乡愁》一书将面向全市乡村少年宫学校赠阅,让它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童唱,中国,歌声中的乡愁,首发,华龙网,3月,22日,17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天仙妹妹”为抢救羌族音乐放弃北京发展机会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南坪实验小学洋世达校区“唱响”中国梦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