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一场春雨滋润后的泉城大地显得到格外清亮,济南的手艺人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由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济南市旅游协会、历下区教育局、历下区文化局、山东大学新六艺学堂、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联合主办,“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济南市旅游协会传统手工艺人分会携手济南名士小学共同承办,近千名同学和家长朋友参加了本次盛会。
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副书记、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梅海首先致辞,他说:本活动将陆续组织百名非遗传承人走进我市各大、中、小学校、乡镇、社区,采取现场展演、定点传艺、专题讲座、网上授课等形式推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鼓励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济南市旅游协会会长杜及胜在致辞中讲到本次活动的意义非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还将在学生中成立“泉城民俗旅游小解说员”团队,走出校园,走入景区和老街巷,通过这支队伍让济南市民和外来旅游人群对于济南传统文化生活有更深入地了解,进一步丰富泉城旅游和文化特色。

台下入座的是我们今天活动的主角们——三十二位非遗传承人代表,他们每个人都有家传的绝活。济南旅游协会传统手工艺人分会会长杨崇华的讲话激情澎湃,作为手艺人他号称提高手艺人的文化自信、手艺自信和文化的传播者,做有思想的、自信的手艺人,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名士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为领导和传承人们敬献红领巾。
本次活动的宗旨就在于激发孩子们的爱国家、爱家乡之情和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将我们济南如此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薪火相传。济南名士小学将成为首个“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的“实践基地”,李书记向名士小学杨校长授牌。

实践基地的落成,将有效地促进手工艺非遗项目融入学校现有教材,孩子们可以自选校内体验课程,进而让孩子们能更主动的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和内涵。为此我们特别成立了《泉城非遗志愿讲师团》,接下来,就有请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李书记、济南市旅游协会杜会长、历下区教育局副局长康玉平、历下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汪颖春向“桥式木作乔一兵、泉城兔子王杨峰、传统面塑马幽美、传统剪纸王涛”颁发《泉城非遗志愿讲师团》首批讲师聘任证书!今后我们将会输送更多的手工艺传承人走进课堂,成为我们的志愿者讲师!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的张元立、戴梅海总监还特意为名士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新版的传统教育图书,山东大学新六艺学堂张彤教授,王忠青主任共同传递了这份爱心!
启动仪式结束时,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同学、家长们一样,早已按捺不住渴望的心情,转头奔向了作品展示现场~让我们一起看看火爆的参观现场吧!

著名济南民俗专家.地方史学家.资深媒体人.济南手艺人顾问张继平老师专程赶来
再来看看咱们的新任讲师吧~瞧,孩子们听的多么入神,学的多么开心!
古琴大师朱子易也特意为本次活动准备了少儿课程。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们也禁不住在这里合影~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将带领济南的传统手工艺人们开启一方新的天地!同时也感谢所有前来支持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以及众多专程赶来人民网、大众网、生活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