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晚报记者 陈晨 通讯员 朱勇
一首首悠扬的乐曲,一声声慷慨的演讲,一幅幅娟秀的汉字,一幕幕生动的表演,3月21日,游府西街小学以“相约中国梦,传承汉字魂”为主题的汉字文化节拉开了帷幕。全校五十几个班级每个班级都精心排练了节目,从创意写稿,到组织排练,再到服装道具的安排,每一个节目都凝聚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心血。
按照年级的顺序,每个班级的节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展演,《仓颉造字》《天心取米》《汉字之最》……汉字的魅力在每一个节目中绽放。孩子们更是像过年一样快乐,校园里充满着浓浓的汉字文化氛围:耀眼的大横幅、醒目的宣传窗、精美的黑板报……游府西街小学旨在通过汉字文化节的活动,让游小学子提升汉字素养,感受汉字之美,学习汉字知识,传承汉字文化。
一(1)班的班主任李忞老师也是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说:初学汉字的孩子们对学习汉字有极大的热情,而这次活动又是以孩子们喜爱的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来展示中国汉字,这就更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兴趣盎然了。仅一(1)班的孩子们就通过小组合作编排了七个生动富有创意的活动。歌舞剧《神奇的水》结合了“水”字的演变,把不同汉字朋友请上台和“水”进行不同的组合,形象地告诉小朋友汉字的结构十分特别,通过不同组合变成不同的汉字,这样学习汉字就很轻松有趣。话剧《美的传说》,演绎了古代宫廷选择“美的使者”,引出“羊字头”的来历,和所有和“美”有关的生字。相声表演《中国汉字》和小品《有趣的四点底》中小演员诙谐幽默地阐述了“四点底”的不同含义,时而是熊熊烈火,时而是动物的尾巴,结合孩子们自己在汉字学习中易犯的错误让观众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底蕴。
三(2)班的徐中元妈妈感慨良多:“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母语中文的依恋之情应该不仅仅是文字带来的快捷和必需,而是汉字文化背后忆古知今的深远和升华。在活动中,很多的传承释放出增长见识的契机,孩子们在扇子、各朝服饰、历史故事中追根溯源,在偏旁部首、点横撇捺中领略汉字独特的魅力,其记忆之深刻,知识涉及面的广泛程度远非一般的文艺形式可比拟。这次汉字节,校领导和老师给了孩子们广阔的空间,从自主创意、自行编排到服饰道具的制作,孩子们亲力亲为,在收获了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激发兴趣、唤醒感受,也势必陪伴着汉字文化一路同行。”
四(2)班陆思竹妈妈说:“非常感谢学校组织‘汉字文化节’的活动,让孩子们主动探究汉字里蕴藏的广博内涵,体验古老文字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同时更是培养了孩子们‘人人都是小传承人’的使命感,作为家长,觉得学校的这项活动十分有意义。”
四(5)班的节目是全班一起参与的,家长们集体给学校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作为家长,能够全程参加游小汉字文化节的活动,内心非常高兴,也感触良多。首先有感于学校和老师鼓励孩子们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传承中国汉字之魂的努力,这对于生活在当下多元时代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有感于我班家长对中国汉字、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视,将近十天的时间,大家牺牲了中午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陪着孩子们确定剧本、排练,虽然没有一个‘专业’人士,但是大家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感染,一种教化;这种耳濡目染的效果在孩子们的习作中有了直接的体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感于五班孩子民族舞蹈、软笔书法、诗歌朗诵等方面的技能、排练中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在整个活动中超高的凝聚力。一次活动,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有所得、有所悟。”
五(6)班的钟可涵是个可爱的小女生,她扮演的《女生好?还是男生好?》中的女仙童,提起这次班级人人参与演出的节目,她兴奋得滔滔不绝:“男仙童和女仙童为了男生好还是女生好的话题争执不休,台词里全是字谜,可以拆分组合出几十个字。随着旁白同学的娓娓道来,三个书法高手现场书法表演,台下的同学双手拿稳毛笔写成的红字符鱼贯而上,一一夹在长绳子上展示出来。杨一鸣的弟弟和黄乐一的妹妹也特别客串了劝架的萌宝,两岁左右的小宝宝被棒棒糖逗着来劝架,让全场响起了笑声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