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惠明和他设计的中国梦标识。
本报5月4日热线消息(记者 马继玲)今日上午,太原市民张惠明,展示了他刚设计出炉的“中国梦——扬威旗”“美德三品——扬善旗”。他找到喷绘店,把自己的设计变成了成品。商家工作人员好奇地问他:“大爷,您做这旗帜干啥呀?”他骄傲地答:“为了‘中国梦’,这可是我设计的。”
今年64岁的张惠明在介绍自己设计的由三个宝葫芦组成“中国梦——扬威旗”图案时说,3个宝葫芦中,最上部的为“平安宝葫芦”,下部左右是“腾飞宝葫芦”,拼合而成的就是“平安腾飞宝葫芦”。每个宝葫芦都有象征,分别代表着“顶天立地”“凝心聚力”“中国气派”的含义。整体设计展现的就是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博大胸怀和雄伟气概。
“中国梦——扬善旗”,他想要表现的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气神”,旨在倡导人们聚浩然之气,怀大爱之心,铸傲品之格。9个宝葫芦分成3组,整体呈“品”字形排列。3组宝葫芦里文字不同、造型各异。“精”“气”“神”下方,一只雄鹰展翅高飞,配文字“顶天立地昂首傲飞”,以诠释“气度”二字。“真”“善”“美”下方是一张笑脸,配有文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阐释“善德”的含义。最后一组“松”“竹”“梅”,配发的是“岁寒三友傲志无限”,表示的是“傲品”。
张惠明是金融系统退休员工,酷爱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他设计中国梦图案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他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里涉及每个人。那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是否能有一个便于大家表达情感,在各种民间活动中可以用来挥舞,鼓舞气势的旗帜呢?他就琢磨着创作这样的作品。
两面旗是配套使用的。做成大旗,左右方向各挂一面;做成小旗,一手拿一面。他说,“中国梦——扬威旗”最难的设计是图形和汉字之间的比例,最初的设计图案造型气势不够,他就尝试把字体放大了一些,图案果真显得圆润了。而最终定稿的三角形造型,则在视觉上有了顶天立地的效果。
张惠明说,这两面旗帜也代表着他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他还表示,两面旗帜的设计图案,他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尤其是用于做公益事业。他还打算做一些小旗帜,送给社区、街坊邻居和中小学生。他的愿望是,旗帜能给大家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目前,已有胜利街的山西会馆采用了老人的设计,将旗子挂在了店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