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为什么我付出得越多,孩子的感激越少?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2-29 08:09  来源:搜狐教育
 
 

  文/特雷西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清华爸+复旦妈的原创教育平台

  

  “白眼狼”的故事

  

  最近,美国的华人圈都在流传一个故事: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在美国机场流连数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又是一个被自己子女抛弃的可怜人。

  老人老伴早在文革就已过世,她独自把女儿带大,支持女儿从名校毕业并留学美国。

  女儿与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从一岁开始就交给老人抚养。外孙女12岁时,老人和外孙女随女儿移民美国。

  女儿后来与前夫离异,嫁了一个美国人,新丈夫对老人很不好,平时恶语相向,叫老人“老恐龙”。

  老人用自己的房产收益补贴外孙女读大学,可是自从外孙女大学毕业以后,就对老人愈发冷淡,连姥姥都不肯再叫。

  女儿女婿工作体面,收入也高,却从来不愿意改善老人的生活。老人在美多年,家门都没出过几次,心灰意冷之下,老人提前三天来到机场,一个人苦等飞往北京的航班……

  第一个故事里的老人刚得到热心人的帮助。特老师又在外媒上看到了第二个故事——一个40岁的华裔男子,为了要钱,居然威胁自己63岁的母亲,说要“用铁棍狠揍你一顿,让你知道厉害!”

  幸好美国警方及时将他抓住,将他以威胁骚扰等罪名告上法庭。

  根据调查,这名男子有多年敲诈和虐待母亲的经历,母亲忍无可忍,才向法庭申请了长达10年的保护令,不许儿子再接近自己半步。

  

  “白眼狼”是怎么产生的?

  

  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长大以后却成为榨干自己、抛弃自己,甚至威胁自己安全的“白眼狼”。转念替这些操劳了一世的父母想想,真的是彻骨的冰凉。

  而且,特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被抛弃的父母还往往是最慈爱的父母,他们从小就对孩子倾其所有,毫无保留。

  比如那位被扔在机场的老奶奶,独自养大女儿,连外孙女的学费都是她卖掉房产去支付的。

  这就让人忍不住要问:为什么我付出得越多,得到的感激就越少?

  其实,在特老师看来,答案非常简单,在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只知道问他们是不是吃饱了、穿暖了,只懂得关心他们有没有好好学习,却忘了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人生一课——感恩

  缺少感恩课的孩子,你给得再多,在他的眼里,都是理所应当的“常态”,当你付出了所有,一旦停止给予,打破了他的“常态”,他自然会感到各种不适和不爽,自然和你反目成仇。

  

  重要的一课——懂得感恩

  

  不止是对父母,懂得感恩,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加有礼貌,和别人相处也更加愉快,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感恩,他们更能切身体会别人的感情,发展出同理心和其他社交能力。在社交场合,懂得感恩能让人更加成功。

  • 懂得感恩的孩子从自我的世界中脱离出来,他们能够明白,父母和他人为他做了很多事情——购买玩具,支付学费,准备晚饭……是有多么不容易。

  • 感恩的孩子更加幸福和快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懂得感恩的人罹患抑郁和焦虑的概率更低。

  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后总会感觉失望和不满。

  

  

  如何教会孩子感恩呢?

  

  教孩子学会感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孩子们天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孩子的灵魂深处也总有闪光的地方,比如,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甚至会忍不住给午睡的你盖上小毯子。

  如何好好保存和培育孩子灵魂中的这些小小闪光点,把它们固化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该学习的东西。

  那么,我们应该何时教孩子感恩呢?

  ?答案是:从小开始。

  从孩子15到1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能够理解一些与感恩相关的情感:

  • 我是依靠别人的;

  • 爸爸妈妈有东西能给我。

  换句话说,孩子们能够明白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而父母经常能做一些让他们高兴的事情(比如和他们做游戏,给他们拿好吃的东西)。

  不过,这么大的孩子还并不懂得感恩。

  到了2到3岁,大人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如何表达对某种事物的感激之情了:

  在美国,很多家庭在晚餐前的祈祷中会感谢上帝;另一些家长则会先让孩子想一想: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美味的食物,好看的衣服,我们应该感谢谁?

  有一次,我在饭前问了孩子关于“感谢”的问题。

  没想到孩子们争先恐后说了很多——

  • 感谢爸爸风雨无阻上班挣钱;

  • 感谢妈妈去超市买菜搬米,回家做饭;

  • 感谢外婆把餐厅打扫得那么干净;

  • 感谢妹妹帮忙摆盘子;

  • 感谢哥哥没有磨蹭带头去洗手……

  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来简简单单一餐饭,却是全家齐心协力努力的结果。拥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心里一样充满了感激。

  到了4岁以后,孩子们不仅能够对特定的东西(食物、玩具)和人怀有感激,他们也能对友善的行为、他人的照顾和爱心怀感谢了:

  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

  ? 说“谢谢”

  学习说“谢谢”是最基本的方法。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所以,当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记得要说“请”和“谢谢”。

  当孩子对你表现出友善和关心的时候,要记得说:“谢谢你的拥抱,我感觉很好。”

  也坚持让孩子使用这些词。

  ? 在日常谈话中表达感激之情——

  “我们能拥有这样漂亮的房子,真是太开心了!”

  “我们的宠物猫多漂亮啊,好开心!”

  “落日的颜色太美了,是不是?”

  “你认真听了我的话,我很高兴。”

  当你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感到幸福。

  ? 感恩时段

  另外一种让感恩成为习惯的方法,是每天选择一个时间作为“感恩时段”——和孩子们一起,把当天发生的好事情说一遍。比如在饭桌上,或者在临睡之前。

  ? 分享

  教会孩子分享的一个秘诀,是把分享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告诉他。

  比如,当孩子和妹妹分享洋娃娃的时候,不要夸奖她“你是好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而是要说:“你分享了这个娃娃,真棒啊,你看到妹妹有多么高兴吗?”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给你吃饼干的时候,许多家长,特别是老人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要,我不喜欢吃饼干,孩子你留着自己吃吧。”

  殊不知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分享的最好机会。

  因此,最合适的做法是,吃掉饼干,并且夸奖孩子说:“我刚才很饿,现在感觉好多了。”

  通过赞扬事实,而不是孩子本人,你会帮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多么重要。

  ? 做家务

  我知道,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实在是太麻烦了,你安排给他一项任务,但是盯着他做又很烦,孩子的动作很慢,还容易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莫过于把他赶到一边去,你自己三下两下做完拉倒。

  但是,请记住,你为他们做得越多,他们对你的感谢就越少。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从来没有铲过雪,你会不会感觉铲雪的寒冷呢?等你感受过了铲雪的寒冷,当你的父母跑来和你一起铲雪的时候,你是不是更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呢?

  通过参与简单的家务(喂狗、倒垃圾、洗碗、扫地),孩子们能够真正明白——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

  ? 教孩子学会理财

  不要一到节日就大手大脚地给孩子乱买东西。让孩子选择一些礼物,再放弃一些。

  帮助孩子设置预算,让他们明白哪些支出应该优先被满足。

  12岁的孩子可以通过照顾弟弟妹妹来得到父母的“奖励贴纸”,她很快就能学会如何为购买一件心仪的外套来攒钱。不久之后,她会有其他更多的奋斗目标。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建议,为孩子提供零花钱,是教会他们对金钱感恩的最好办法。

  除非你对孩子进行过理财知识培训,否则金钱对他们来说,就只是ATM机上抽象的概念而已,那么你为他们花费再多钱他们也没啥感觉,更不要提去感激你了。

  在儿子7岁的时候,我开始为他提供零花钱的预算,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不光用零花钱给自己买了柠檬汁,还给我和妹妹也各买了一杯。他对我说:“妈妈你做饭太热了,谢谢你,喝点好喝的柠檬水吧。”

  孩子们送我们礼物的时候,不要因为忙碌忽视他们,不要嫌弃东西小,也不要挑剔东西不合我们的心意,更不要批评他们乱花钱,孩子希望看到我们脸上的惊喜和快乐,他们在享受这样的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感恩。

  ? 参与爱心项目

  这不是说让你带着孩子捐款10万20万的——去寻找一些孩子能够亲身参与的帮助他人的项目,哪怕只是给生病的邻居做一些饼干。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和孩子谈一谈,帮助别人能够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以及,接受帮助的人会感到多么开心。

  ? 鼓励慷慨

  比如说,冬天把旧衣服、玩具和书,捐给有需要的小朋友。

  ? 感谢卡

  我的留学生朋友到美国上学之后,经常能收到老师们写来的感谢卡,有些卡片甚至来自于德高望重的大咖级教授。

  “有时候哪怕是帮助老师做了一点简单的事情,他们也会写来感谢卡片,全手写无打印,满满一两页,毫不敷衍。”我的朋友对我说,“一开始,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挺多余的,但是时间久了,我真的觉得越来越感动,也越来越乐于去帮助老师做更多的事情。”

  我家儿子曾经从花园里采了一束花送给班主任老师。两天以后,老师手写的贺卡就寄到了家里,她把我儿子称为“温暖的男孩”,说他送的花把她的一整天都给“点亮了”。

  儿子激动坏了,把感谢卡一本正经地贴在墙上,然后每天都去我的花园扫荡我可怜的花。

  孩子小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们写感谢卡,然后让他们在卡上画画或者签名。

  等他们大一些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写卡片,顺便还把他们的字给练好了。

  ? 学会说“不”

  孩子当然会向你要玩具和糖。

  但是不能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这会让他丢掉感恩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挑选,满足一些,放弃一些。

  ? 有耐心

  我们不能期望孩子一夜之间就学会感恩——它需要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来培养。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为什么,付出,越多,孩子,感激,越少,特雷西,转载,自微,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他更有出息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镜头下那些在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