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院士谈青年科学家逃离北京:房太贵我们懂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3-15 08: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就在两会接近尾声之际,一篇名为《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的文章,点击量破了10万。

  文章作者从北大本硕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北京某所工作,最后,却因为买房、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含泪告别中科院的老领导,转战南京某高校。

  “逃离北京”,并非科研界独有的话题。和许许多多怀揣着梦想的“北漂人”一样,那些蜗居在北京的年轻科学家,一边承受着科研的压力,一边遭遇着生活的挑战。这一问题,正是今年两会上,科技圈的代表委员们所关心的。

  你们的压力我们懂

  对于当下北京的生活压力,科学家们都深有体会。“北京的房子太贵了,这个是客观事实。”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家骐说,即使用他一辈子的身家,在北京也买不起一间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

  同样过过苦日子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也在为年轻的科学家们着急:“他们的压力我们懂。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有全国最好的科研资源和国际交流环境,也是全国优秀科研人员集中的地方。但北京本身的生活压力大,确实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对于“逃离北京”的这位科研人员,王家骐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没必要过分解读。这是那个科研人员在对事业、家庭等各方面做出权衡后的一个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同样认为,这个“逃离北京”的故事,代表着一种人才的正常流动。“每位科研人员都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权衡。有些人可能更适合在另一个地方发展。”他说。

  每个时代都有长征路

  用现在的标准评判,那时候王家骐的工作、生活条件可以说是苦得不得了。

  他1963年本科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一直到1979年才评上助理研究员。那时候,王家骐已经39岁了,在这16年间,他有两个孩子,全家人挤在一个15平方米的筒子房,做饭是在走廊,卫生间是公用的。1986年当所长,工资也只有200多块钱。

  不过王家骐说,回想起来,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艰苦。“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长征路,每个人也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要有走长征路的精神。”

  在王家骐看来,年轻人不一定非要留在北京工作。“现在中科院在全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的研究所,对青年人才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王家骐说,“即使他选择到中科院外工作,也是一样在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应该更加宽容地看待这个问题。”

  怎么让你留下来
  在王家骐看来,留人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事业留人,即使目前条件暂时差一点,但是在这里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可以考虑留下;一种是待遇留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各方面机会也很多,科研人员完全可以选择对自己压力小一点的道路,“总之,要给人才选择的自由”。

  姚檀栋建议,在此情况下,国家应当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经费支持,根据科研信誉和成果,发掘优秀科研人员,并将其作为“种子选手”加以培养和支持。

  2012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持续开展“3H”工程,解决科研人员住房、家庭、健康难题,落实后勤支撑体系规划、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针对这一工程,王家骐说,这是中科院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但是也要看到,在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一下子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其实,北京的条件已经比东北、西北地区优越很多了,全中国就一个中关村小学,人人都想上是不可能的。”王家骐说,“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并不是说进不了中关村小学,你的孩子就没有前途了。这一点,看看我们中科院出了多少穷苦地方来的优秀科学家就知道了。”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院士,青年,科学家,逃离,北京,太贵,我们,就在,两会,接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二孩补贴”能解“二孩之忧”吗?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27位人大代表建议:以孟母为典范设中国母亲节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