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空巢青年”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那般娇气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4-12 08: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媒体临摹的画像来看,“空巢青年”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大城市独自打拼,有固定收入和住所,缺乏感情寄托……此前公共讨论大多聚焦于“空巢”这一概念是否准确,“空巢”现象是否正常。比如,有观点认为,“空巢青年”大多自怨自艾,言语间充满着撒娇与索宠;也有人认为,那些愿意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机会,选择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年轻人,或许是对英雄主义的最好诠释。

  虽然目前有关讨论很多,但“空巢青年”这一概念的确存有争议。当下所谓“空巢青年”和单身青年、独居青年之间有不小的概念重合。概念有争议,在当前的大城市里,青年“空巢”这一社会现象却真实存在。造成“空巢”的原因,有个体主动的选择,也有某些被动的无奈。因此,讨论“空巢青年”就不能仅以一种眼光看待,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有人说,“空巢青年”没必要撒娇和索宠,搞得这个世界都欠着“空巢青年”似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从世界范围来看,在任何国家的大城市,青年单身和独居的确是普遍现象。而在城市化进程和流动社会的背景下,青年在成家立业之前,“空巢”似乎也是必经的路程,不值得为此大惊小怪。

  在“空巢”的大现实里,个人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和鼓励,其实更为重要。相比“空巢”,一个人生活和理想“空心”更可怕。我的朋友小周,算是标准的“空巢青年”。然而,他把自己每天的生活规划得井然有序。跑步、上班、下班、健身,跟家人电话视频,周末还要去爬山、看电影……短短两年,他从媒体换到了创业公司,年薪翻了好几倍,工作压力更大了,却很少见到他抱怨和暴躁。为何?他经常说,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根本没时间浪费在咿咿呀呀的自我纷扰中。这种工作、生活的态度令人神往。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社会在讨论“空巢青年”话题时,应该防止“蜻蜓点水”,要在讨论中看到问题,凝聚共识,而不只是对“空巢青年”进行悲情化或者理想化的叙事。要看到,所谓“空巢青年”的撒娇也好,索宠也罢,并不全是无病呻吟,这背后存在某些真实的生活难题。《中国青年报》曾发布过一项调查,发现“空巢青年”面临着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两大困境。此外,上升通道受阻也占了不小比例。这启示我们,关注“空巢青年”的同时,更应该聚焦群体背后的社会硬软件状况。比如,城市的住房供给与居住条件、企业文化的丰富建设、创业置业的公平竞争机制、社会保障等层面,是否还有可进步的空间?

  总之,“空巢”的生活本不只有一种颜色,“空巢青年”也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那般娇气。当我们谈论“空巢青年”面临的凄凉、压力和困惑时,要鼓励个体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主动走出“孤岛”,同时也应该在社会环境层面为他们的奋斗创造更好的土壤,而不是把责任都推给“空巢青年”去消化。这样,才是一种对“空巢青年”群体更负责的关注姿态。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空巢青年,并非,一些人,说的,那般,娇气,媒体,临摹,画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