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被点名批评的大学自主招生腐败 问题有多严重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5-05 12: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学自主招生里一旦出现猫腻,损害的不仅是考生的切身权益,也会损害大学的名誉。今天(5月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向异化的自主招生亮剑》,“海运仓内参”注意到,这是近年该报再次点明批评高校自主招生的腐败问题。

  2015年8月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公开透明,让自主招生走得更稳更远》,特别指出,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的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人才评价标准“弹性”较强且缺乏有效监督,给腐败行为留下了空间,严重损害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

  而今天谈论这个问题,则与教育部新印发的通知有关。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

  所谓自主招生,一般来说,是由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针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自行组织考试,通过选拔的学生可享受高考降分优惠。其初衷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即“偏才怪才”。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出于公正性的考虑,教育部明确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十 多年来,从教育部的政策规范到各地各校的自主招生思路手段,都在不断调整变化。目前,全国试点高校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到了 2012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了上限,规定“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

  近 年有关自主招生涉及的问题,在坊间一直有争议。比如,在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问题上,有数据显示,自主招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占87.6%,高于普考生 61.7%。而且,96.2%的自主生持的是非农业户口,仅有3.8%持农业户口。相比而言,普考生录取的天平明显有所平衡,非农业和农业之比为4:1。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调查则显示,61.4%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不公开透明,留下腐败空间”,56.7%的受访者认为其“已经异化成‘看钱看权’招生”,而仅有14.1%的受访者认同“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

  曾引起舆论关注的一起涉及自主招生腐败的案件,便是引发不小影响的蔡荣生案。

  2013年6月3日,中央第十巡视组进驻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开展巡视。9月26日,巡视组组长陈际瓦代表巡视组反馈时指出,人大在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随后,人大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被立案调查,揭出其利用自主招生等权力大肆收受贿赂的违纪违法问题。
  此后,一系列规范措施先后发布。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通过改革斩断自主招生背后的“黑手”。

  其中对教育资源公平化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说明。《意见》中特别指出,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试点高校要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提供便利和帮助。

  2015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明确要求,要认真落实好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招生、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改进录取方式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任务。

  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从报名条件、材料审查、材料考核、监督制约和严惩造假等方面对自主招生做了具体规范。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点名,批评,大学,自主,招生,腐败,问题,有多,严重,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干货来了:中考作文10大话题的拟题技巧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一项研究证实:青少年的认知与情绪发展不同步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