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时评:高考放榜 提防更多的“高考骗局”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6-28 07:54  来源:南方日报
 
 

 还记得“徐玉玉案”吗?2016年8月,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山东临沂市高三毕业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陈文辉等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了全部学费9900元,在报警回家的路上猝死。近日,该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检方认定为诈骗致死,被告人均表示认罪悔罪。

  “徐玉玉案”注定要成为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里程碑事件。该案当时即引发群情激愤,不仅公安部挂牌督办,更推动多方面不断进步。比如几大运营商纷纷加快电话实名制的步伐,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经实现用户100%实名制登记;又如针对刑法第266条适用模糊,最高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共同出台《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今年5月,最高检又与最高法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使公检法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有了较明确的法律准绳。目前来看,虽然“徐玉玉案”犯罪嫌疑人具体量刑还待择日宣判,但已经足以告慰其家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也是作奸犯科之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徐玉玉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这些进步令人唏嘘。回到一年前,正是因为黑客入侵了网上报名信息系统,才取得了受害人的相关信息。今天,同样站在高考这个节点上,骗局并未因“徐玉玉案”而收敛,反而花样更新了。如广东省就有考生收到短信,注明其学校、姓名和各科成绩,并称可以在后台直接修改成绩;又如河南省发生的“2017年最大高考诈骗案”,近百名考生被骗300多万元。在这些案件中,不法分子仍然能通过多种途径获知考生的个人信息。眼下正是“填志愿”环节,有媒体总结了不法分子的几种套路,如称利用“特殊关系”拿到“内部指标”,利用自主招生的幌子进行诈骗,谎称可以“预录”或“补录”等,这类做法瞄准的是考生和家长的心态。还有录取通知书发放环节,不法分子会冒充教育局、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学金等行骗,徐玉玉即是在这个环节中招的。
  如果把视线放长远,高考谣言和骗局还会延伸至高考前、入学后。如在高考前,就有人通过“某某的准考证丢了”实行诈骗,甚至宣称获得泄密试题等;即便在入学后,利用学生刚刚入学的心理,也有不法分子利用“打工”“贷款”等实行诈骗。这种时间线上的广度,和骗局出现的频度,恰恰说明高考生是特殊群体,高考前后也是个特殊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高考服务。首要切入点是考生及其家长,应对他们发出足够提醒,必要的时候由校方组织专题行动,通过教育局发布通知等,对于可能存在的漏洞环节加以说明。其次,家长们应该加强自主学习,擦亮眼睛,稳定心态,破除“内部指标”“内部计划”等常识错误,特别是一些家长要矫正“走后门”“买答案”等投机心理。事实证明,高考是公平的游戏规则,不动歪心思、不走歪门邪道,就不易上当。再者,应该强化公共服务,如优化查分服务,使铺天盖地的“虚假查分网址”无所遁形,对官方网站信息加强技术核验,使考生的分数只能考生查,考生的信息只能由考生和招录方知晓等。最后,高考诈骗往往有产业链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优先受理、优先处置”,特别是根据线索能牵出一串的,要严肃追究其司法责任,为广大考生竖起一道强大、有效的“防火墙”。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时评,高考,放榜,提防,多的,高考骗局,记得,徐玉玉,案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中俄文化节“首展”东宁 突显“边塞风·中俄情”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广东12岁少女高考620分 超一本线135分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