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高校视大学生实习为走过场 买卖证明难以根治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8-03 08: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买卖实习证明暴露了实习的软肋

  如果高校将实习视为走过场,巴望着学生早日完成任务了事,那么买卖实习证明也就难以根治。

  谁能想到,实习证明也能“私人定制”呢?49.9元一份还“包邮”,可回访可刻章……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正值暑期高校学生实习高峰期,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人售卖虚假实习证明,价格从20元到200元不等。

  买卖实习证明的问题自然不少。相关卖家伪造公章,或涉嫌违法。实习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个别学生购买虚假证明,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不说,还丧失了诚信。既然如此,买卖实习证明的市场为何会存在?

  答案很简单,有需求,就有市场。现下不少年轻人不再认同按部就班的成长模式。高校学生参加实习,本来意味着其向社会人转变。但如今的年轻人是否还需要这一心理适应过程,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作为80后“老人”,我常为实习生随手就能掏出一叠炫目的简历而自惭形秽。这些思维活跃、精力无限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用学校安排的实习,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和优势。

  对有志于投身学术事业的学生来说,实习又稍显鸡肋。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强制安排实习,并将其当作一门课程,未免显得僵化、机械。部分同学之所以买卖实习证明,恐怕也有此方面的原因。

  当然,这些学生的行为绝不值得肯定。可在关注、打击买卖实习证明市场的同时,也应反思高校现有实习制度的利弊得失:学生究竟通过实习学到了什么?
  实习证明和高校的实习指导不配套,是当下凸显的问题。比如,年轻人进入职场,职场礼仪是基本的沟通规则。但各高校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礼仪教育。如果说,高校只是放手让学生实习,而从不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那么实习的意义,也就局限在一张实习证明中了。

  将实习异化为赚取利益的工具,更令实习证明贬值。某些职业院校以实习的名义将学生送到工厂充当廉价劳动力,而中介、学校从中收取“人头费”。实习内容与专业不相符、通宵上夜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无公休等也是大学生实习中的老问题。这些学生若能买到一张实习证明,倒成了一桩幸事。

  高校能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实习方式?为学生安排更符合个性化发展的实习单位?如果高校将实习视为走过场,巴望着学生早日完成任务了事,那么买卖实习证明也就难以根治。

  我们当然可以告诫大学生通过正当方式实现自身需求,不能贪图一时便利;我们也能理直气壮地要求网络搜索引擎服务商担起对各种广告、信息的审查义务。可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实习要能真真切切地帮助年轻人成长,而不是走过场。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高校,大学生,实习,走过场,买卖,证明,难以,根治,标题,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有多少像盲文试卷那样的权利在沉睡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大学校园按3A景区规划 就怕有景无“学”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