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最美人墙”是不是过度保护了学生?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8-29 08: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天下大雨,老师们搭起“人墙”当然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但学生们未必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可能以为老师的奉献是理所当然的,默认“我比老师更高一等”。

  ---------------------------------------------

  近日,一道“最美人墙”引起了公众关注。8月25日,成都突降暴雨,当地某所职校的教师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们冒雨赶回宿舍,一个挨着一个地为学生撑起雨伞,上百名教师从教学楼一直连到宿舍楼门口,以“人墙”的形式为学生们搭起了一条风雨廊桥。

  综览各家媒体的报道,几乎所有媒体都对这起事件作出了极为正面的评价,纷纷表示“感人”并“点赞”。这些老师对学生们的尽心爱护确实令人动容,赢得一片好评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最美人墙”虽然“看上去很美”,从教育学生的角度来看,却未必是好事。初看这则消息,我的感觉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感动”,然而越是 细想,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学生们在老师庇护下安然回到宿舍,而老师们却湿着后背在雨中伫立,在这幅场景中,学生们仿佛“特权阶层”一般,理所应当地接受着 老师们的牺牲。这样的事,很容易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我们比老师更值得爱护”的错误认知,使他们的自我定位产生偏差。

  不久之前,一则“环卫工背大学生蹚水”的新闻曾经引起热议。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学生并不比环卫工人更高贵,没有任何理由让环卫工背他们蹚 水,这种现象只会助长大学生自矜自大的心态,舆论既然认可环卫工的牺牲并不合理,当牺牲的主体从“环卫工”变成“老师”的时候,又为什么一股脑地唱起了赞 歌呢?我想,这其中少不了“教师就是应该无私奉献”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这种思维定式让我们忽视了教师在奉献之外更重要的职责——通过教育塑造学生的人 格。

  我完全相信,绝大多数“人墙”中的老师,都是出于美好的动机自愿为学生撑伞的。我也十分钦佩这种堪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 精神。然而,精神可嘉并不能等同于方法正确。在教育问题上,教师的奉献精神固然可贵,但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更为重要。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 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在学校里经历过的事情,将会深刻影响他们对“尊重”“平等”这些基本社会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这起事件之中,被“人墙”保护的学生们不过十六七岁,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来自外界的反馈,然后依据这些 反馈作出判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而很难主动理解他人的用心。天下大雨,老师们搭起“人墙”当然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但学生们未必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 心,很可能以为老师的奉献是理所当然的,默认“我比老师更高一等”。这种观念一旦固化到学生的心里,自然可能让他们变得冷漠自私。反之,让学生们淋淋雨, 对他们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害,还能让他们懂得“未雨绸缪”,学会对自己负责。

  在如今的社会,“小皇帝”“熊孩子”成了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人为之头痛不已。这种现象的根本成因在于这些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尊重他人、尊 重自己、人人平等的观念。应当对此负责的正是那些过度宠爱孩子、过度无私奉献的家长和教育者。许多人自己小时候过了苦日子,不想让下一代人也那么苦,于是 就把一切能给的都给了孩子,让孩子产生了一种可以不用对自己负责的错觉。今天,我们在赞美“最美人墙”中呈现出的人性之善的同时,也该对其不合理之处作出 应有的反思,这才是真正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最美人墙,是不是,过度,保护,学生,天下,大雨,老师,搭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