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教育 > 正文
   
 
上海大学开设“经国济民”课 带90后解读“中国之谜”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9-15 0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上海大学“经国济民”课程现场。 上海大学供图。图为上海大学“经国济民”课程现场。 上海大学供图。

  上海大学开设“经国济民”课 带“90后”青年探寻“中国之谜”谜底

  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中国之谜谁来解?”、“中国效率何来?”,在上海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14日晚间的“经国济民”课程课堂上,来自上大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明星教授”与200多位“90后”大学生一起,共同解读“中国之谜”、寻觅“中国之谜”的最终谜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为“世界工厂”,并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迈进,中国并未按照西方所谓的标准模型进行制度转型,西方主流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发生的这种增长奇迹,这种现象由此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

  随着当晚“经国济民”的开讲,曾经备受学生追捧的上海大学通选课“大国方略”,正式结出“五朵金花”。从2014年首推的“大国方略”课程、2015年延伸的“创新中国”课程、2016年的“创业人生”和“时代音画”,及至“经国济民”,都延续着“大国方略”最初的设想:通过多学科知名教授联合授课,激发“头脑风暴”,让年轻的学生能理性读懂中国,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梦乃至亚太梦。

  课程伊始,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以世界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何以能够高速发展的“效率之谜”为切入口,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策略在学理层面上做出解读,聂永有认为中国经济学者应当构建中国的经济学话语体系,从中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视角解读中国之谜。
  “在吸纳西方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同时,着力引入中国经济学的视野和话语,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阐明中国道路的文化道理,帮助大学生形成关于中国学科话语的意识,引导他们未来的研究取向和理论旨趣”,聂永有说。

  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策划人之一顾晓英告诉记者,“经国济民”是一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属于“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之五,包括另一位系列课程策划人、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在内的课程团队希望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经验进课堂、中国传统经济思维和思想进课堂和中国经济学话语进课堂。

  顾骏表示,课程注重发掘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内在智慧,而选择“国民关系”作为解读当代中国发展策略的主线,展示历史上中国通过制度安排,激发个人活力,实现经济繁荣的思路和做法,则是希望能扩展学生对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思维的感受和认知,提高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孙晓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上海,大学,开设,经国济民,解读,中国之谜,图为,上海,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吉隆坡学校大火24死6伤 遇难者曾高呼求救未果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再见了 "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