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简七理财
不仅仅是财务准备,我们离优雅养老至少有3步。

01
这张图,是不是很可爱?
可是,了解了这个图的内涵,我们大概都没有卖萌的心情了。再过10年左右,我们就会进入8421时代。
当00后进入生育年龄之后(没错,大概就是10年后),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家庭结构变成了8421:
上面有10个以上的老年人,下面还有子女,其中劳动力可能只有中间的一对夫妇。
如果没有充分的养老准备,这个家庭结构对于青年人群来讲,几乎是难以承担的一个压力。
关于养老,简七特意请来美女研究员,好友何婧雯来打开这个话题。作为申万宏源现代服务业的分析师,她是较早挖掘、把握养老主题投资机会的业内人士。
(婧雯说,她之所以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也是希望能为解我们的养老难题出一份力。点赞!)
婧雯还分享了一组数据:
预计到2030年,咱们国家将会替代日本,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预计到2050年,咱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会超过总人数的30%。
毋庸置疑,未富先老,再加上十几亿的人口,我们是没办法完全寄希望于通过政府福利,来收获非常高品质的老年生活的。
02
但有问题的地方,同样有机会。
很多人的养老,完全可以不是苦哈哈的状态。我们开始了早做准备的行动,更关心如何靠自己,在未来保持甚至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上周简七也分享了一位前辈K先生的故事:事业有成的他,退休前早早规划好了一套养老房产。
房产是在K先生退休前5年就考察挑选后买下的,地点在省里某环境一流的山区。K先生和妻子都酷爱花花草草,算好了日子,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种树栽花,还用竹子搭了小水车,引来山边溪水,搭了玻璃花房。
去年退休后,他和妻子常常在山里住上一阵,还不时相约去一旁的湖边,一个垂钓,一个写生,让人好生羡慕。
辛勤打拼了几十年,我们都值得拥有一个高质量的老年时光。
03
高质量的养老准备,至少应该考虑三件事:钱够花,有人照顾,开开心心。
而我们往往只计划了钱这一最基础的方面。
除了传统的储蓄,越来越多新颖的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供我们选择。比较有名的就是保险和以房养老的政策。
不过,目前来看,国内商业保险的普遍收益率较低;而以房养老,实在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推行2年来,参与的人不到100人。
不过,简七倒觉得只要制度设置得更合理,以房养老的确可以纳入考虑。攒了一辈子钱买房子,现在通过房子享享福也很应该啊;去世后若有剩余的房款,子女也可以继承。
比如英国,以房养老的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婧雯给我们分享了各种不同的养老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有详细内容)
04
比起钱的准备,退休后的护理和娱乐消费方式,我们大多没有考虑。
简七想起了一位邻居。这位年纪87岁的老先生,脾气很古怪,时常无端朝路过的邻居喊叫,但却让人格外心疼。
患有严重肾病的他,行动不便,常年需要挂着尿袋生活。但身体如此,他却一直独居。虽有钟点工每日上门照顾和打扫,但孩子们忙于工作,只能周末偶来探望。
老人时常趴在门口的围栏上盯着楼下看,满眼的孤独。
其实,老人也不是没有钱,他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拥有一处房子,更多的是护理和陪伴不足,生活了无生趣。
那如果住到养老院,会不会好一些呢?前一阵和一位自愿入驻养老院的82岁老人聊天,她感叹国内大多数养老院的设置不够完善,前后换了3家不同的养老院,却依旧一床难求。
不过,入驻养老院后,空闲时间能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打打牌,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很多。
比起单纯的财务准备,我们也许更应该准备的,是退休后的生活状态。
不少房地产公司,都开始开发服务老年人的养老楼盘;
上海已经开始筹备,在社保体系内加入长期养老保险;
浙江等不少地区,开始有社区上门老年人护理服务;
不少互联网、游戏公司也发现,未来老年人的社交、游戏,可能比年轻人的市场还大……
关于养老,不如我们一起聊聊:
比起单纯的财务准备,你更喜爱的居住方式和环境,长什么样?
退休后你会有什么爱好,会想做什么梦寐以求的事?
未来,退休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 让我们一起优雅养老 -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