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理财 > 正文
   
 
金融陷阱导致养老危机老年人亟须补上“理财”课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1-30 09:1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郭晋晖
 
 

  金融风险和健康风险是人到老年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以电信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为代表的金融陷阱与消费品陷阱一样,都有可能将老人的晚年生活置于危机之中。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广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老年人知识结构落后和风险识别能力缺失是金融骗术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对老年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老年人需要补上“理财”课。

  有数据显示,老年群体中65岁以上独居老人最容易上当受骗。投资理财诈骗形式为骗存骗贷,各类所谓高收益的虚假金融产品等;骗消费类诈骗包括夸大功能和虚假效用宣传的养老器械设备,无效甚至有害的医疗药品和养生保健品消费陷阱等。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金融理财陷阱是老年公寓项目,多地爆出老年公寓项目掩盖下的非法集资,一些老年人被骗得血本无归。

  “老人们选择老年公寓项目一是受到高息的诱惑,二是觉得未来自己可能去住,老年公寓项目比其他项目更加能够吸引老年人。”一位差点就被朋友们拉去投资老年公寓的王大爷说。

  他的朋友少则投资几万,多则投资几十万,从投资的那一个月起就可以拿到高利息。这位老人婉拒了朋友的邀请。他拒绝的原因是上网查到了公安部防诈骗攻略中提到过老年公寓的骗局。

  “并不是每个老年公寓项目都是骗局,我不想加入一是因为风险太大,二是支取不灵活,养老钱首先是活命钱,如果身体一旦出现问题,我需要拿这些钱来救急,到时取不出来也不行。”他说。

  王大爷的理财观偏保守,每个月工资一发就把钱存到银行定期存折。过去银行里有很多卖保险、卖理财产品的,他一去银行工作人员就劝他买理财产品,他都婉拒了。

  他的理由是老人的知识结构已经老化,根本不足以应对现在花样翻新的金融骗局,他最怕的就是一时失察,血本无归。

  刘广君认为,老年人有像王大爷这样的防骗意识是好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老年人在养老上的一大误区就是持有货币。从理财的角度来看,货币不养老,现有存量资产必须通过有效的投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而不能贬值,以抵御通胀的影响,保证满足实现有效需求的购买能力。

  老年人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还应该有赚取收益的意识。然而,培养老年的理财意识,单靠老年人是不够的。由老年人经济来源不稳定和自身能力缺失形成的养老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亟须通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通力合作。

  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了老年金融业务的尝试。比如,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推出了安愉人生专属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安愉人生除提供理财、基金、信托等多样化金融产品外,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增值服务体系,包括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老年学院等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表示,银行体系天然地和每个老人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老人最相信的就是银行,而且银行的网点遍布每个社区,所以老龄金融和银行的结合应当也为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新增长点。

  刘广君表示,中国老年学会正在联合清华大学紧锣密鼓地筹备“老年理财课堂”项目,计划年后在中国老年学会的网络平台上播出。

  “我们将针对老年人理财和金融知识缺乏的现状,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从防止金融诈骗到管理养老资产,培养老年人的理财观念,共同来防范老年风险。”刘广君说。

 
 
 
责任编辑:
梁文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金融,陷阱,导致,养老,危机,老年人,亟须,补上,理财,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这些理财逻辑 真的行的通吗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如果不幸患重疾 社保能报多少?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