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布谷TIME。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1)莫追风,把资金按时间来归类
再提一下博时标普500,513500(点击查看文章)。前天涨幅一度达到3.86%,最后收跌了1.64%,全天振幅5.5%。即便这样,收盘的溢价率还是高达26.82%,成交量猛增到昨天的2倍,放量大跌,还有这么多人买,难道韭菜又长出来了?
这两天看过文章的朋友知道,如果想配置标普500,也不该买513500,场外的大成标普096001,才明显是我们的菜。
以此为例,也提示了我们,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切勿跟风。
经常会遇到,有的人买了基金,却不知道自己买的是股票型还是债券型基金,或者连标普500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去海外做股票投资,风险是不是大了些。
如此,还不如待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即便赚不到钱,名义上也不会亏钱吧,CPI暂时就不要考虑了。
另外投资前,一定要问一下自己:这些钱可以投资多长时间。
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拿着一年之内要用的钱去做定投,拿着随时可能要用的钱去股市做短线,等等。
明白了这个道理,还要去做,那只能是搏了,赚钱了,是你运气好,亏钱了,也不要抱怨。
所以,把资金按照时间做分类管理,真的很重要,也是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的重要一步。
比如,多少比例是平时的零花钱,多少比例是短期、中期、长期不用资金,根据自己的现金流,动态的分配好。
这样之后,我们才能谈,怎么去配比具体的投资品种,比如P2P、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保险、黄金、美元、定投,等等。
(2)多回顾历史,是为了更清醒的看懂现实。
汇总了一下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日本、香港这些成熟市场的股灾,大家来看看,触目惊心。
1. 美国:道琼指数,1896年5月26日公布,基数40.94点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道琼斯指数历经31个月,跌幅38%。纳斯达克指数历经30个月,跌幅78%。
2008年金融危机,道琼斯指数历经18个月,跌幅达54%。
2. 日本:日经225指数,1950年9月开始编制,1979年第一次发表
1989年12月,日经指数从38915点,跌到2003年4月的7607点,下跌幅度高达80.2%,时间长达14年。
2008年金融危机,从2007年2月的高点18300到2008年10月的最低点6994.9,日经225指数下跌幅度高达61.8%。
3. 香港:恒生指数,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数为100点
1981年7月从1810.20点开始,反复跌到1982年12月的676点,共一年五个月,幅度约63%。
1987年10月从3968.70点开始,最低跌到同年1987年12月的1876.18点,历时仅2个月左右,跌幅则达53%。
1989年5月15号,恒生指数从3329.05点下跌到1989年6月的2022点,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共跌去39.26%。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2007年10月的高点31958.41跌到2008年10月的最低点10676.29,恒生指数下跌幅度高达66.6%。
结语:
大盘指数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跌幅尚且如此之大,如果持有非优质的一般个股,那还不跌成灰啊。
所以,真的要对市场常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尤其在自己志得意满的时候。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一生还不知道要碰到多少次黑天鹅,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能因为那怕一次黑天鹅,就倾家荡产。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布谷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