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常流传类似《余额宝,再见》的文章,文章大意是现在余额宝收益形同鸡肋,下面附加的是一段理财产品的软广。其实,从去年10月开始,余额宝收益一路上涨,据融360监控的数据显示,1月22日,余额宝7日年化利率达到3.52%,远超银行1年期定存的利率水平。
据融360监控的83只宝宝数据显示, 2016年平均收益为2.60%,万份收益平均为0.71元。其中,余额宝全年平均7日年化收益为2.5%,平均万份收益为0.67元,在全部宝宝理财产品中处于中下水平。
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CPI涨幅为2.0%,也就是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跑赢了通胀!
2016年宝宝理财产品收益TOP10
从宝宝的平均收益来看,有2只宝宝的收益在3%以上。其中,和聚宝表现最好,平均收益率为3.08%;增金宝位居第二,平均收益率为3.06%;佣金宝位居第三,平均收益率为2.99%。美盈宝的平均收益率为2.13%,排名垫底。
为与余额宝抗衡,许多银行推出了自己的“宝宝”理财产品。在TOP10排行榜中,银行系宝宝占据大半江山。货币基金的资金投向包括银行协议存款,而银行多选择将高利率的协议存款配置给本行对接的货币基金。因此,在收益率上,银行系宝宝相比第三方支付系等更具优势。例如,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推出的“朝朝盈”,2017年1月万份收益均在1元以上。
6%高收益神话不再
余额宝作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鼻祖,对接的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据了解,这支货币基金于2013年5月29日合同生效。在货币基金成立之初,短时间由于仓位影响会导致收益偏低,通俗来说即资金尚未全部投入目标资产,持有大量现金。
年底银行普遍缺钱,市场利率飙升,也促使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居高不下。在2014年春节前后,互联网宝宝理财产品迎来收益巅峰期。在2014年1月2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最高水平:6.7630%,创造了收益“神话”。从2014年底开始,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均大幅下跌,互联网宝宝收益进入低迷期。
在余额宝火爆的前几年,1万元放进余额宝一天有将近2块钱的收益。近期,虽然余额宝的万份收益居高不下,但只有0.9元左右,相当于收益被腰斩。
买只“宝宝”回家过年
从全年收益走势来看,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在1年中的收益走势呈现U型,即年中收益表现平平,春节前后收益翘尾。
春节前,年终奖、十三薪等陆续到账,面对春节期间股债休市等现实,与其让钱躺在银行,不如直接选择收益较高的宝宝理财产品,享受翘尾效应下春节长假期间的高收益。
据1月11日蚂蚁金服发布有关年终奖的调研结果,余额宝成为年轻投资人年终奖的主要去处,融360小编提醒投资者,货币基金必须在2017年1月25日15:00前申购,才能享受春节长假期间的收益,如果晚于这个时点,那么整个春节期间都没有收益。
尽管目前余额宝年化收益重返3%,但也只是勉强跑赢通胀,想要靠理财赚钱还要多学理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