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6年,你都用什么方式保值增值?
人民币遭遇滑铁卢,一年时间,对美元贬值幅度超过6%,这也意味着,年化收益率高于6%的投资,今年才算“保了值”。
一边是,股市暗无天日,P2P跑路成灾,期货连夜腰斩,逼得各路投资人慌不择路。
而另一边,投资人杀得双眼通红,一年收益翻了4倍……
欢迎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欲望时代。
01
股市
2015年,梦断股市者,太多。
2016年,黑色幽默般的“熔断”,开始了属于它的荒诞大戏。
1月4日午后,深沪股市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怀着对新春的期许,开盘。
却没料到,这是噩梦的开场。
开盘13分钟,全线飘绿,跌幅5%后,触发熔断;
15分钟后,再次开盘;
噩梦继续,6分钟后,跌幅扩大至7%;
三大交易按照规定,直接暂停交易,直到收盘。
荒诞大戏,依然没有落幕。
1月7日,开盘27分钟,再次跌幅5% ,熔断触发;
15分钟后,重新开盘;
20分钟后,跌幅扩大至7%;
三大交易所故技重施,暂定交易,收盘,下班直接回家吃饭。
“熔断”,在两日的荒谬大戏后,匆匆谢幕,成为史上最短股市机制。
但仅4个交易日内,股民市值蒸发5.6万亿左右。
投资人们站在全线飘绿的屏幕前,一脸懵逼,茫然若失。
在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其中,一只强大的政策之手,更让股市瞬息万变,风云莫测。
股民被血洗一地的故事,在中国就像一个家常闲话,再不稀奇。
受到重创的股民,甩着长泪,苦寻解套之法。
这里,就如一个巨大的欲念黑洞,所有的人,进去的时候,自信满满,自封股神;出来的时候,如泣如诉,肝肠寸断。
02
P2P互联网理财
从股市转战,回到保守一点的P2P,终归好点了吧?
然而,这里和炒股一样,也需要撞大运。
运气好的,能有点收益;运气不好的,不叫套牢,行话叫“踩雷”。
意思是,轰然爆炸,炸得毛都不剩。
据网贷之家数据,截止2016年,网贷行业正常运营2448,问题平台3454,问题平台占比59%。
这,踩雷的几率未免太大。
2016年这一年,P2P上演了多少夺命惊魂的跑路暴雷大戏,已不忍赘述。
然后,一幕幕大戏后面,却鲜少有人关注过,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人,是何种彷徨的命运。
不管是报警还是游行,是起诉还是围堵公司,都收效甚微。
原因是,政府虽有处理“非法集资”的经验,对于如此集中的互联网骗局,却鲜少有应对策略。
如果,投资策略谨慎一点,避免踩雷,网贷行业还算一个中规中矩的理财平台,总体综合收益率在10%左右。
减掉人民币贬值的6%,还算有点赚头。
03
期货
双十一,期货遭遇了黑色星期五。
一位投资人讲述了当晚经历:
21:39,风平浪静,他离开电脑去泡茶。
几分钟后,电脑上传来账户自动止损交易的提示音。
叮叮叮,声声如雷,让人心惊胆颤。
他冲回电脑,居然满屏跌停。
最疯狂的是棉花,仅用了6分钟,完成涨停到跌停的魔鬼转身,暴跌13%。
一夜之间,商品合约全线高台跳水,12个商品期货盘中跌停,其中菜粕、PTA截至当晚夜盘收盘仍封死跌停。
有一个夸张的段子是,假如你在2016年2月16日10万块钱投入焦炭一直满仓做多,到10月31日变成3.3亿,然后在双十一当晚涨停板上满仓做多棉花,5分钟后,一切归零。
3.3亿转瞬化为泡影。
也有专家分析称,这是股市的“余孽”。
因为股市不好,人民币贬值,资本涌入新渠道,结果,大量非理性的资本进入期货市场。
在腰斩之前,期货已持续一个月上涨,焦炭累计涨幅达到70%。
整个期货市场在狂欢,有400亿躁动的资金入场。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资本的操纵者,他们总是在你被欲望控制之后,反戈一击。
04
房市
2016年,最燥热的,依然是房市。
年初,房市暴涨一轮之后,在火热躁动的夏末,新一轮的疯狂开始发酵。
几乎是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
2016年8月17日,国内最贵“高价地”在上海诞生。闽系房企融信地产以110.1亿元的价格,摘得“地王”桂冠。
就如无限上扬的欲望,地王的数字,在步步走向极致的癫狂,高到所有的人,已不再相信它的真实。
而房价,就在这个强大的信号弹之后,陷入迷之疯狂中。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14个城市全年房价上涨超过25%,上海、南京、合肥、厦门、深圳5个城市的涨幅超过了40%。
深圳为去年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上涨超过50%。
这一轮暴涨之后,上演一幕幕闹剧,人们在绝望中暗讽,也在自嘲。
去年十月,上市公司*ST宁通B公告刷屏:由于主营业务连续亏损,面临暂停上市,为了让公司扭亏为盈,该上市公司拟出售两套北京学区房。
这两套房产评估价值为2272.62万元,12年间账面价值增值16倍。
更为讽刺的是,有900多家上市公司的半年业绩,还没有这两套学区房评估价高,实体经济之难可见一斑。
大家自嘲,“买房富一生,创业穷三代”。
一大批实业家,抛售公司,投入房市。
实体经济荒芜,楼市高歌,这大概是欲望时代最惨烈的结局。
05
比特币
今年最大的黑马,却还不是房市。
2017年1月5日凌晨,国内大部分玩家酣睡之际,一枚比特币价格爬升到8895元,刷新了记录。
第二天醒来,比特币玩家们一片欢呼雀跃,吃瓜群众懊恼没能上车,握住今年最大的发家致富机会。
要知道,在2016年初,比特币价格只有2351元。
彼时,以太坊、莱特币、Zcash各路山寨币杀过来,要挑战比特币的霸主地位,声称比特币已是“暮气沉沉”。
结果,2016年比特币价格一路走高,最终用一轮暴涨回答了“尚能饭否”。
在这个疯狂的炒币行业,没人关注“区块链”,也没有人在意虚拟币的“自由象征”,这里只有利益和欲望。
更不要以为这里是IT玩家和精英的游戏场,这里大部分玩家,是手中有闲钱的中国大妈和投机者,他们紧盯比特币的交易曲线,比“股神”们更为疯狂。
这里也绝对不是安逸之地。
这里没有涨跌停,暴涨暴跌,一线之隔。比如1月6号的闪崩,瞬间暴跌30%。
在这个24小时不停歇的猎场中,尽是猩红的欲望,韭菜贸然入内,往往被瞬间收割。
2016年的比特币,就是如此性感狂野。年初的2000多,到最高的8000多,一年间,创造了4倍的增长。
至此,监管出手,约谈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强调反洗钱的规定、推广方式等问题。
比特币稍有降温。
但是,利益的江湖,已杀入众多玩家,大家在躁动地等待明年的疯狂大戏。
资本游戏,往往都是零和博弈,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相应,必有一些人亏得一塌糊涂。
在这个欲望时代,我们只是资本游戏中的小小棋子。
操控不了局势,甚至操控不了自己。
欢迎来到2017年,这个新的欲望时代。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