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理财 > 正文
   
 
老家两套房又如何 在大城市生活的你还是一无所有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2-05 10:20  来源: 和讯理财 嘉丰瑞德
 
 

  我叫小谭,我在上海已经工作三年了,这三年期间我省吃俭用,把赚到的钱统统寄回了家。老家的父母也是勤俭节约的老人,一辈子不舍得吃喝。

  爸爸是小城市的老师,妈妈是幼儿园保育员,现在都退休在家。靠着微博的退休工资,老两口勤俭度日,尽管他们可以拿着我寄给他们的钱给自己买点好吃、好喝的,但老父母还是选择过自己最熟悉的日子。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走过,来到了2016年的5月份。在老家的父母打电话过来第一次提到了房价要涨的消息。但当时不看好老家房价的我,选择了完全忽略老父母千里传音得来的宝贵消息。

  又过了两个月,老家的房子果然涨了。这时候老父母打电话过来的语气不再是两月前的平静。他们强烈建议我回家去买房。并告知我寄回去的那些钱他们没花过一分,这些钱加起来他们再添上几万差不多可以买下一套像样的房子了。

  我自嘲地想,在三线城市买房果然容易,我这样的屌丝,竟然工作不到三年就可以在老家买套房了,这要是在大城市这辈子都没戏。

  为了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次我没有犹豫地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向公司请了两天假,想想工作以来还从来没请过这么多天的假期,不过为了买房,我觉得值。

  到了老家我没有回家,而是直接与父母在售楼处汇合。没有想到的是,老家的售楼处竟然人声鼎沸,让我产生了身在上海的错觉。

  在人群中终于见到了正和售楼小姐攀谈的老父母,半年不见,二老又苍老了一点,也许是为了我这个还没成家、在外漂泊的独子。

  见面后,老父母告诉我,附近的楼盘他们都看过了,这个楼盘无论位置、档次都很不错,虽然价格略高,老父母觉得贵的有道理。

  当我还在犹豫时,售楼小姐不时的催促以及周围嘈杂的环境不断冲击着我疲惫的身心。也许是抱着再不买说不定又要涨价的心理,我最终下了决心买下了房子。

  在售楼处折腾了近4个小时,三人回家已是月影婆娑。老妈妈还是坚持回家烧饭,我也终于吃上了一顿妈妈做的饭。

  吃饭席间,我还心理美滋滋的想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老父母更是在耳边叮咛:以后相亲千万别说自己还没买房了,你不仅买房了,而且是两套,以后我们这一套也是你的。

  老父母的话我没有反驳,他们虽然有自由支配房子的权力,但作为中国最传统的父母辈的代表之一,他们认为儿子继承父亲的产业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二天天微微亮,我便启程赶回了上海,但是一回到上海,那种孤独无依、无根漂泊的感觉又纠缠住了我。

  蜗居在12平米的出租屋里,我才明白:在老家有两套房又如何,上海才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老家房子再便宜也是我回不去的故乡了。我在生活的城市依然孑然一身、一无所有。

  这样想的时候,心理打定了主意等老家房子再涨一涨就把它卖了,再在上海买一套,把老父母接过来住。也许只有这样,家,才有了一点雏形。

  点评:北上深的高房价,引发了很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小谭的案例无疑是“为了北上深一套房,掏空三四线城市所有资产”的真实写照。大城市虹吸效应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
梁文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老家,套房,如何,大城市,活的,还是,一无所有,我叫,小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哪些理财方法最适合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过年收到的红包压岁钱应该怎么花?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