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是端午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不少市民趁假期参观了本地的文博场馆,见识了我俚无锡资源丰厚的“传家宝”。为宣传无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无锡市文化遗产局联合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参与性强的公益文化活动,让市民在端午过后接着“探宝”。
文化遗产日,博物馆唱主角。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的“众器之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展”将展览到7月份,共展出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23床珍贵古琴,其中一代名琴——“松石间意”大有看点,其琴底集纳了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宋、明、清三代著名文人的题刻和印章,备受关注。为配合此展,11日下午1点半,无锡博物院将在负一层辛燕红古琴工作室举办一场古琴体验公益沙龙,让更多市民走近古琴艺术。
10日至16日,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推出“世界文化遗产日免费讲解周活动”。工作人员将以无锡名城、名镇、名街、名居、国保单位、文物普查成果为主线内容,为市民免费讲解无锡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及相关文化遗产知识。今天,该馆将举办“免费义务鉴宝”活动,组织无锡文物工作者、收藏家协会,开展文物知识介绍、百姓家藏文物免费鉴定活动,家有“宝贝”的市民不要错过让专家“过眼”的绝好机会。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有大动作,“非遗在旅商”项目在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启动。学校新成立了剪纸大师、留青竹刻大师、惠山泥人大师、舞龙大师及太湖船点工作室五个非遗工作室,这些非遗项目将作为学校的特色选修课程纳入教学。接下来,非遗传承人陈静怡、乔瑜、徐存才、许柏胜和倪志宏将正式在该校收徒授课,实现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无锡、江阴、宜兴三地联动。6月11日至7月15日,“江南赋——明清苏作坐具展”将在江阴市博物馆陶白书画馆展出。这场难得一见的展览共展出苏南家具收藏爱好者韩民收藏的江南坐式家具中极具代表的30余种,呈现出明清文人追求天人合一,顺乎自然的风格,尽显传统苏作家具典型风范。今天,江阴市博物馆还有免费文物鉴定公益活动,宜兴市文管办也将在宜兴市宜城街道文化广场举办文物图片展及文物知识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