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不少基层党组织将学习成果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在南岸区弹子石街道,众多党员以党建引领为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出了“即善社工微心愿”微信公众号,通过搭建互帮互助公益平台,来帮助辖区内困难群体。昨日,记者走进弹子石街道,看看这群党员是如何学,又是如何做的。
49岁的刘金翠是弹子石街道的一名普通环卫工,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多年来她坚持每月到弹子石养老服务中心、福泽康复院为老人和儿童免费理发。刘金翠说,时间久了,理发工具钝了,担心伤到老人和儿童,她想换一套新的理发工具。今年3月,当得知弹子石街道在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她便许下了希望收到一套理发工具的心愿。很快,她的心愿得到了弹子石街道谦泰路党支部的认领。
这只是弹子石街道“微心愿”活动的一个缩影。弹子石街道党政办副主任杨蕾告诉记者,弹子石区域拆迁区域多、困难群体也多,推出“微心愿”活动,就是想让党员、志愿者更好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即善社工微心愿’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已有426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党员有318名,目前由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认领完成的心愿已达51个。第二期的微心愿征集、认领将在7月展开,普通市民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参与。”
弹子石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志辉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弹子石街道的实际,开展“微心愿”活动,此举把党员身份、党员义务延伸到8小时以外,真正做到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唤醒了年轻党员的服务意识。这些服务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却成为街道优化服务、提升整体形象、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实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