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公益资讯 > 正文
   
 
行善进入“慈善项目”时代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8-24 12:29  来源:都市时报
 
 
  昆明市各慈善组织负责人进行研讨 供图

 

  ■ 都市时报记者 闫钰

  日前,昆明市慈善总会召集昆明19个县、市、区慈善组织负责人,就《慈善法》9月1日开始实施后慈善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研讨。今后昆明各慈善组织将在《慈善法》各项条文的指引下做好各项工作,传递温暖凝聚爱心帮扶大众,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完善慈善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

  大家认为,今后思想观点要转变,要从单纯的行善积德转换到依法依规地做慈善,开展好各项工作。从事慈善工作的每一个人要熟习《慈善法》的条文,掌握和领会《慈善法》的精神要领,按照《慈善法》条文的规定完善慈善组织的建设和规章制度。

  “慈善一日捐”是募集善款的主要渠道,在昆明已实行多年,受到了昆明各企事业单位与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有效地宣传了慈善理念。昆明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培山表示,开展这一活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创新和自觉行动,这一活动将单体的、分散的爱心力量,凝聚成强有力的爱心集体,对扶贫济困必将产生更好的成效。今年的9月5日是《慈善法》规定的第一个“中华慈善日”,利用这一契机,各县、市、区应共同抓好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

  做好慈善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此外,需要做好慈善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慈善项目是今后开展慈善事业的一个重头戏,只有把慈善项目做到公开、透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慈善事业才能越做越好。

  8月16日,昆明市委副书记刘智一行到昆明市慈善总会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要抓好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掀起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慈善组织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作用,为昆明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这也将是今后昆明市慈善总会及各县、市、区慈善组织努力的方向。

  ★慈善课堂

  慈善不是富人和慈善组织的专利

  ■ 主持人 都市时报记者  闫钰

  什么是慈善,对于大家来说似乎熟悉而陌生。是给需要的人捐些钱送些棉衣棉被吗?《慈善法》中慈善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慈善有什么不同?

  《慈善法》采纳“大慈善”概念

  慈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小慈善”概念,只要是指扶贫、济困、扶老、助残、赈灾等,这是我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主要内容,一些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用的就是“小慈善”;广义的慈善,也就是“大慈善”概念,除涵盖狭义慈善内容外,还包括促进教科文卫体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旨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慈善法》最终采纳了“大慈善”的概念,该法第三条规定,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科文卫体等事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公益活动。

  《慈善法》采纳“大慈善”概念,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慈善事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爱心、有能力参与慈善事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制定《慈善法》,应当将慈善的概念定义得宽一些,开放一些。

  提供服务也是做慈善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慈善活动已经从传统的以扶贫济困为重点逐步向教科文卫体环保等其他社会公共事业领域不断拓展。起草《慈善法》之前,我国已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信托法》对公益领域相关活动进行了规范。《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包括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帮扶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还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信托法》指的“公益信托”也囊括了很大的范围。“大慈善”概念与这两部法律有关“公益”的规定相呼应。

  参与慈善,有捐赠财产、提供服务两种方式,简言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长期以来,我们侧重强调通过捐赠财产的方式参与慈善,忽视服务型慈善,导致社会公众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不足,参与程度低。《慈善法》明确将提供服务与捐赠财产并列为慈善活动的两种形式,将有助于慈善组织的多元化发展,也有助于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自愿和公益是慈善的本质属性

  慈善不是富人和慈善组织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为。慈善组织是开展慈善活动的核心力量,但同时,《慈善法》也鼓励和支持个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开展慈善活动。

  还需注意的一点是慈善活动的“自愿性”与“公益性”。自愿是慈善主体自主意愿的体现,任何人都不应当强迫他人,尤其是不得借助公权力强迫他人,这违背了慈善的本意。公益与私益相对,慈善的本质是利他,为自己以及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谋利益,不是慈善。自愿和公益是慈善的本质属性,贯穿《慈善法》全文,在具体制度中也有多次提及。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行善,进入,慈善项目,时代,昆明市,慈善,组织,负责人,进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为公益三十载 扬慈善初心不改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拉萨城关区社会救助工作:用爱书写温暖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