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以前每次到医院看病,医疗费的数目总令我咋舌。”拉萨市城关区困难户扎西说。对于广大困难家庭而言,倘若家庭成员遇上大病,无疑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随着社会救助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拉萨市城关区民政局不仅把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积极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让广大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带来的温暖。
“现在好了,党和政府的各项好政策不仅给我们解决了大部分医疗费用,而且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即时的服务。”扎西说。
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
据城关区民政局局长索朗央吉介绍,自建立城乡低保制度以来,城关区民政局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政策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健全、操作程序规范、资金兑现及时,使城乡最低生活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对象范畴进一步扩大;通过入户核查等方式,达到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的要求,顺利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
低保对象的申请严格按照申请、审核、审批三个环节进行。在具体操作中,能严格执行“户主申请、村(居)委会初审、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会议研究、张榜公示,乡(办)审核、党委会研究、张榜公示,区民政局按照45%比例抽查、三级会审后张榜公示”的程序进行,确保了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民主,有效保障了城关区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城关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649户6595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936.45万元;拉萨市、城关区(中)直、企事业单位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314户3989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331.03万元。
此外,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城关区实现了五保集中供养意愿率达100%,供养标准年人均达到10000元,高出全区年平均5380元的水平,供养标准均处于全区领先地位。
积极做好医疗救助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工作机制,城关区民政局组织专门工作人员,对现行医疗救助工作进行了深入摸底调查,进一步摸清了辖区内医疗救助工作的基本现状。
在进一步完善城镇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一站式”管理服务试点工作中,城关区民政局健全了管理制度, 简化了工作程序,减少了结算环节,使城镇困难群众及时便捷地享受到了医疗救助政策的优惠。
据介绍,城关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行“逐一审核,局长一支笔审定”方式,对符合规定并参保、参合的居民实行应救尽救,对低保户实行个人自付100%救助。
今年,城关区上级下拨医疗救助资金200万元,其中本级配套为40万元,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56.21万元(注:2015年滚存结余为216.14万元),救助369人次;截至6月,城关区民政局结算2016年“一站式”医疗救助126.23万元,无拖欠医院“一站式”医疗费用。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作用
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从去年7月开始,城关区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城关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召集工作组组长,定期不定期召开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财政局、人社局等16家单位。
制度确立了,怎么落实、如何取得成效,成为关键。为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城关区在自治区、拉萨市相关工作责任机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社会救助工作职责,并将联席会议制度与救急难试点工作相结合,有效促进了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先后对3户困难家庭进行了9.9万元的临时生活救助;从城关区干部职工捐款中,对4户因病致贫、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进行了一次性22万元的生活救助,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赢得了困难群众好评。
在其他救助工作中,截至目前,城关区民政局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0余人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9人,落实临时救助资金16.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