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作为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建置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特色文化——藤编之乡,不仅是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的承载区,也是崇州古镇金三角(街子、怀远、元通)的组成部分,还是成都市第三绕城高速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崇州市乃至川西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物资集散地。3月21日,《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已经宣布,将大力培育发展200个左右特色小城镇,引领带动全省小城镇发展和建设,而崇州市怀远镇入选为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怀远,历经千年风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月——5月,崇州市举行第五届自驾赏花节,怀远镇也于3月8日拉开了一年一度的“百花会暨藤木艺术文化活动周”活动序幕。近年来,怀远人踏着古城复兴的步伐,以创建“最佳宜居城镇”为目标,通过艺术文化周活动,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动力和生机;同时,已连续举办6年的“我们养猪吧”公益活动也成为全国基层精准扶贫的创新案例。怀远,正以其鲜明的特色向着川西文化名镇、经济强镇和旅游重镇的目标迈进。
“百花”争艳
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办实事
川西坝子,万物复苏、花繁春盛的时节,各乡各镇都要举行春台会。而在崇州,最负盛名的春台会之一就是怀远古镇的“百花会”。百花会正期固定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正是百花盛开、千红争艳之时。“百花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对于怀远镇的父老乡亲来说,百花会是跟过年一样重要的节日。历经30余年发展,“百花会”紧贴时代脉搏,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解读。据怀远镇党委书记金红兵介绍,传统的“春台会”主要是祭祀风调雨顺和交易农具物品,如今,为了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怀远镇对春台会进行了“提档升级”,“百花会”已然成为集商贸、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成为川西坝子颇具特色和人气的春季大型集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奔赴怀远镇。
据了解,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怀远镇以“寻找古城分州记忆”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藤编技能大赛、文艺演出、寻找“百花仙子”决赛、“我们养猪吧”启动仪式、厨艺大赛、书画比赛、川剧表演、乒乓球比赛、雀鸟格斗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再现了川西朝会的传统文化盛况。同时,怀远名小食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将巴蜀风情和民间饮食工艺融为一体,风味独特,被誉为“三绝”,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艺术文化活动周,不仅让民间艺术在怀远大放异彩,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搭建了舞台,也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为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开阔了思路,提供了载体,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们养猪吧”
树全国基层精准扶贫典范
作为“百花会”活动中一个特色项目——“我们养猪吧”,也在百花会期间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3月10日,由成都电视台幸福三频道《热线188》栏目联合崇州怀远镇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认养生态年猪让 光棍 再少一点”——“我们养猪吧”第六季大型公益扶贫活动启动仪式在崇州市怀远镇举行。该活动始自2012年,至今已有6个年头。活动的目的是帮扶贫困村怀远富强村脱贫致富,是受到成都市主管部门通报表彰的“走转改”和“三项教育活动”样本,也是全国基层精准扶贫的创新案例。5年来,该活动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了解,地处怀远山区的富强村,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一个只有百户人家的村庄,低保户竟然有36户,残疾户12户,而且40岁以上的光棍多达60多人,因此也被大家称为“光棍村”。富强村农产品丰富,尤其是生猪,肉质优良,加上养殖过程绿色环保,很有市场潜力,然而,因为缺乏宣传,“养在深闺人未识”,一直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我们养猪吧”大型公益活动开启,每年一季,单位或个人组团认养订购生态年猪,城乡互动幸福结对助农致富。第一届活动认养106头生态年猪,直接收入纯利润11万元;第二届活动认养480头年猪,纯利润38万元;第三届活动认养300头年猪,纯利润21万元;第四届活动认养310头年猪,纯利润20万元;第五届活动认养200头年猪,纯利润18万元。今年又成功了举办了第六届生态年猪认养仪式,活动当天已认养了52头年猪。通过怀远镇人民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现在,全村50余户贫困户已脱贫,同时还帮助了2名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如今,生态年猪为农户创收,村里的土鸡、土鸭、鸡鸭蛋等土特产也受到了城里人的欢迎,而且还供不应求,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其实不仅是富强村,整个怀远的乡村资源都十分丰富”,金红兵表示,怀远镇将依托崇州市“赏花节”,多举措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取向,广泛开展特色种养业,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切实帮助老百姓增收创收,将怀远这座历史文化古镇打造成为观光、休闲、体验的旅游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