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务区、雪山、华山、兴隆、北湖、鹊山龙湖等重点片区,菜鸟物流、齐鲁制药、零点物流、临港科技孵化器等重点工业项目以及二环西路南延、二环南路、二环东(南)路延长线、石济客运专线、纬十二路等道路重点工程……一宗宗成功的土地收储出让工作背后,离不开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工作人员们付出的汗水和劳动。 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以促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保障城市民生建设用地供应为总体目标,按照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的思路和年度工作部署,全面践行三严三实,科学谋划、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统筹谋划 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 很多人对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工作并不熟悉,其实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受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承担市区国有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工作及土地交易的基础性、事务性工作。 土地储备计划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实现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的重要保障,是实施年度土地收储工作的总目标和总抓手。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针对计划编制过程中发现的总体规模控制难、土地市场供求变化快不易预测和落实难度大等问题,每年定期组织各市级平台、区政府和工业园区等19家单位对各自区域内拟列入年度储备计划的地块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在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行业用地需求,根据东拓、西进、南控、北跨的总体战略,综合分析预测土地市场形势,厘清年度用地需求,精确把握制定规模,先后编制完成了济南市本级2014、2015、2016、2017年度土地储备计划。 围绕三大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开展片区开发、产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征收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涉及的土地收储、出让工作,特别是加大对三联集团彩石项目等涉及民生用地的处置。据统计,2012年以来共实施土地收购700余宗,收回土地总面积15000余亩。完成土地招拍挂出让900余宗,净用地面积72000亩。 特别是在处置三联彩石山庄项目土地过程中,为达到维护群众利益、盘活土地资产和实现政府收益三重效果,成功竞买彩石山庄项目土地,解决了购房户退款、支付农民补偿、缴纳税款和解除银行抵押等一系列难题,协调法院、银行解除土地涉及的查封、抵押,协调规划部门进行土地规划的设计调整,该地最终以92.78亿元完成出让。该宗土地运作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为下一步处置类似问题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指导。 “一张图”管地 依托信息化工作更高效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土地收储、出让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落实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有关土地储备信息制度的要求,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组织全市土地储备机构严格执行土地储备信息监测与监管制度,保证收储、出让信息实时上传。还探索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动土地收储出让工作规范化运行,实现多来源、多类型的数据融合集中、共享和量化查询、处理。针对土地收储和网上交易工作来源广泛、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环节复杂等特点,多次召集相关人员梳理土地收储、交易报批程序,研究论证设计网上办公内容和报批流程,优化工作环节,及时建立健全数据库。 同时,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不断深化土地收储、出让制度建设。结合我市实际调整完善国有土地收储、出让政策,不断推进课题研究,先后起草或参与起草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对规范我市土地收储、出让工作,调控土地市场、保障建设用地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简政放权,不断推进重心下移工作。将土地收购、出让等前期基础性、事务性工作全部下放给各区、各平台和园区,并将土地收购业务直接委托各区分局受理,待前期工作完成后由市局相关部门履行审查和报批手续,做到了落实责任、理顺程序、明确分工,在该领域形成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为主管部门、土地储备机构为业务指导或熟化主体,各区、各平台、园区为具体实施单位的高效体系,做到了责权分明、程序简洁、管理统一。 准确调控 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土地储备制度和以政府为主导、集中统 一的供地机制是政府调控房地产 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 来,房地产市场价格和 供求关系复杂多变,为保持土地 市场的平稳运 行,充分发挥土地储备调节作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合理安排行业结构布局,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根据城市和产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土地供应价格,调控用地需求,引导投资和建设,平抑城市土地市场价格波动,在保障土地收益、维护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了土地储备的公共性质和调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