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芜湖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走进背街小巷、走进老旧小区、走进农贸市场、走进校园周边、走进公共场所、走进江河道路沿线等与群众息息相关、朝夕生活的区域,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作为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二的经济体,芜湖市于2015年获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该市聚焦群众学习、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抓住城市风貌、文明风尚、民生福祉等方面存在的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以迎接2017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为抓手,以群众需求和期盼为导向,以提高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通过发动群众、听取意见、全面排查、整改落实,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贴近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
为让“六走进”行动落到实处,该市专门制定行动方案,对照“六走进”对象,梳理了公共场馆、中小学校、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等48类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各县区、开发区和市政府各部门根据辖区实际和自身职能,制定对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并通过媒体渠道把创建目标挂出来,把政府承诺亮出来,把工作措施贴出来,把群众期盼说出来,把群众热情带起来,让社会各界动起来。该市还利用市民心声论坛、政府网微博、微信等网上载体开辟专题版面,鼓励市民对身边困难和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成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建立群众投诉举报受理转办、限时办结和跟踪督办“红黄绿”办理机制,对群众从电话、网络、媒体等多个渠道发出的声音,采用各载体受理转办、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核实并承办反馈、受理载体答复、市政府办公室督查督办的一条线办理模式,将举报投诉事项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规定办结时限。该市住建系统通过排查整治,梳理出6类56个问题,加快整改进度,其中18条黑臭水体已初步具备验收条件。镜湖区针对老城区棚户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陈旧的现状,投入5000余万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立面改造、大绿化建设、道路维修、违法建设取缔等各项工作,使中心城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