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民生 > 正文
   
 
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 治沙中国经验被点赞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7-31 07:41  来源:人民日报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向库布其沙漠驱车行进,不知不觉已入沙漠腹地。可公路旁无边的绿色,却不像沙漠的景色。从空中鸟瞰,这条115公里长的黑色公路,犹如一把利剑,将沙漠拦腰劈断,沿着公路两腰,丛丛簇簇的柠条、羊柴等各种植物犹如叶脉般向沙漠延伸。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60%以上为流动沙丘。“开门就是沙海,出不去进不来。”家住沙区的农牧民曾饱受困扰。

打井取水、植树种草、草原禁牧……经过20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年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毫米以上,沙尘天气次数减少95%,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100多种。如今的库布其,1.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治理控制,300多亿元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充满生机,10万农牧民通过生态环境改善,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人均收入由1990年不足400元增长到了1.4万多元,“沙窝窝”变成了“金饭碗”。

不只是库布其。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52.2%为荒漠化土地,35%为沙化土地。近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内蒙古强力推进,成绩骄人,治沙行动赢得国际赞誉。

 

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2012年,阿拉善盟以补贴的方式鼓励牧民种植梭梭,之前在外打工养家的牧民马忠强回到家乡。5年过去,补贴从每亩100元提高到200元,牧民被调动起来,昔日黄沙漫漫的草场逐渐被梭梭、红柳覆盖。沙地绿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2016年,马忠强在梭梭根部栽植的苁蓉收获了将近3吨,加上卖梭梭和苁蓉种子,年收入达20多万元。

7月29日,以“绿色一带一路,共享沙漠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召开。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企业家、专家学者将共同交流“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荒漠化防治与合作、沙漠生态科技创新新经验,探寻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沙漠治理与消除贫困新路径。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治沙,中国,经验,点赞,内蒙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民生实事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万盛经开区:一方小水塘 映出大民生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