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残疾少年将穿上仿生假肢 为巴西的世界杯来开球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4-06-12 16:15  来源:网易
 
 

巴西世界杯将于当地时间6月12日开赛。球迷们最近惊喜地获知,在开幕式上开球的,将是一名装着仿生假肢的残疾少年。
 

让一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踢球,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让天方夜谭变成现实的,是巴西一项“重新行走”研究项目组的科学家们。他们研制的仿生假肢可以通过意念控制“机械骨骼套装”,进而准确地完成一系列动作。
 

仿生学的应用历史悠久,飞机的问世即可谓经典案例。不过,直到1960年,美国科学家斯蒂尔才正式提出完整的仿生学科概念,即通过研究和理解某种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将其运用到工程技术制造中。
 

10年前,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仿生手臂,帮助一位意外断臂的女士回归正常生活。2010年,美国有关部门斥资3000多万美元,打造出一款通过植入大脑的神经传感器进行控制的假肢,这个金属手臂做出的动作被精细地划分为22级,被媒体称为“阿凡达臂”。
 

即将在世界杯开幕式上亮相的这件高技术骨骼套装,融合了生物学、信息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因为要让假肢动起来,首先需要将假肢上的“神经”与人体下肢残缺处的神经连接,并在使用者的头部安装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电极或植入芯片,当其检测到脑电波后,再通过无线方式将信号传输至电脑,后者则将假肢佩戴者的意念再转换为指令,进而操纵假肢完成相应动作。
 

事实上,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脑内的神经元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与电脑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从而发出动作指令。他们还发现,与大脑装置相连的神经元越多,机械骨骼套装接收的信息就更为精确,完成的动作也就更加准确。
 

在世界杯开幕式上,出于安全考虑,这位用假肢开球的残疾少年还将佩戴一顶装有传感器的帽子,假肢上还会装有红外传感器,用来感觉接触足球和“脚”落地时的力量,并将这种感觉利用振动电机回传给开球者,让踢球的感觉更为自然。


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要真正弄清某种生物系统的运行机制,需要相当长的研究周期和各学科长期的密切合作。也正是因为其复杂性,仿生学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成本也难以控制。据巴西媒体报道,这套能够踢球的假肢造价高达8万美元左右,目前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主持“重新行走”研究项目的巴西神经科学家米格尔·尼科莱利斯认为,在世界杯开幕式上展示这套机械骨骼的意义在于,向那些严重瘫痪的患者展示功能恢复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尽管要使仿生假肢做到以假乱真,真正达到与人体器官的同等功能,还需要更长期的探索,但我们还是期待尼科莱利斯的预言能够实现。或许未来某一天,这种仿生假肢可以大量生产,那些不得不依靠轮椅的残疾人可以因此重新站立、迈开双腿。(颜欢)

 
 
 
责任编辑:
红叶先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残疾,少年,穿上,仿生,假肢,巴西,世界杯,开球,巴西,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