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海海底景象:无边静寂,“海雪”飞扬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2-26 11:02  来源:新华社
 
 

在南海海底安装“钻孔保护套管”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目标是钻取南海的基底岩石,在3770米深的海底,钻孔需打穿海底800多米的沉积层。为了防止钻孔在松软的沉积层里坍塌,钻孔最上面的651米,需要用套管保护起来。

23日到24日,随着“决心”号钻探机器发出一阵阵巨大响声,651米长的保护套管被一点一点“嵌”入海底。这套装置是总结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经验,专门研发的新装置。

装置最下方的套管,连接着钻头。钻头一边钻开海底沉积物,一边将套管“嵌”进海底。装置最上方是一个长方形的基座,中间放置了“返孔锥”,钻杆可从“返孔锥”重复进入钻孔。

24日晚,通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安装,套管保护装置最上方的基座终于在南海“触底”。

随后,船上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触动装置,将钻杆从“保护套管”里拔了出来。此后,将换一个专门钻取岩芯的钻头,通过“返孔锥”进入保护套管,就可从651米的下方继续深钻,直至钻取基底岩石。

在水下摄像机的“全程直播”中,记者看到,即使是在3770米深的海底,镜头前的“海雪”依然纷纷扬扬。

“决心”号水下摄像机拍摄的“钻孔保护套管”装置在南海“触底”景象(2月24日摄)。

南海是研究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深海,是地球表面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不如月球,甚至比不上火星。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证明“洋底扩张”到发现“深海风暴”,从发现非光合作用的“黑暗生物链”到地壳深处的“深部生物圈”,深海里的一系列新发现,为人类认识自己的家园打开了新视野。研究深海过程,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口。

南海地处低纬区,具有一系列深海研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南海这个“天然实验室”里,地球动力学家可以研究大陆岩石圈的破裂机制,物理海洋学家可以探索深处环流的驱动力,生物地球化学家可以研究各类化学元素交互作用、生物耦合与非耦合过程,海洋沉积学家可以追踪颗粒沉积物的路径。

目睹“海雪”飞扬的南海海底景象,仿佛轻轻掀开了这个“天然实验室”神秘厚重的窗帘一角。随着第二个钻孔准备完毕,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将进入最关键阶段——钻取南海的基底岩石。

 
 
 
责任编辑:
卢静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南海,海底,景象,无边,静寂,海雪,飞扬,南海,海底,安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