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衡水市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处置危废物品污染环境案件,涉案的河北通泽生物科技公司将危险化学废液冒充醇基燃油、生物质醇油、环保油等燃料油(俗称“锅炉燃油”),非法出售供应给锅炉用户使用,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制图/李晓军
衡水市公安局有关人士近日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了该案的侦破详情。据介绍,该案在全国尚属首例。
化学废液变身锅炉燃油
今年4月,衡水市公安局根据群众反映,对涉嫌非法处置危废液体污染环境犯罪的河北通泽生物科技公司进行调查。
警方初步查证,河北通泽生物科技公司为一家灶具和甲醇的销售企业,既无危险化学品储存资质,也没有燃油经营资质。但民警在检查中发现,公司内存储有大量锅炉油,其来源为外地非法购入的多种危险化学废液。这些废液经过简单调配后,以醇基燃料或燃料油的名义销售给河北及外地的饭店、学校、医院、浴池等“煤改油”锅炉用户。
鉴于该案涉及面广、销售量大,其社会影响和危害巨大,4月28日,衡水市公安局环安支队对河北通泽生物科技公司立案侦查。
办案民警随机对涉案公司内储罐液体取样检测,并赶赴外地抽取了其中6家下游用户的锅炉油样品。据介绍,警方提取的罐储废液具有较强的毒性,两名民警在样品送检途中,出现恶心、头晕、溃疡等症状。
专业机构检测报告显示,所谓的“燃料油”根本不是油类,而是多种有毒化学品的混合液,且各样品的成分和毒性均不相同。7月送检样品包含甲苯、乙酸乙酯、正庚烷、三乙胺、苯、异丁醇、氯乙酸甲酯、氯苯等《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所列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挥发毒性、吸入毒性、致癌毒性。样品经燃烧检测,颗粒物及氮氧化物排放均超出国家标准,并均检出氯化氢等盐酸气态物质。
5月19日,衡水市公安局提请河北省公安厅召集省内环境科学领域4位专家,对涉案公司污染环境问题进行评审。专家组最终鉴定,送检样品全部为危险废物,认定河北通泽生物科技公司非法购入和转售的危化废液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些危险化学废液被转售后,下游锅炉用户燃烧的并不是油,而是在‘烧废’‘烧毒’。”一位办案民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