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摄
中国网新闻9月12日讯 (记者 张艳玲) 今天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我国每年新生缺陷儿约90万例。今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宣传活动上,专家呼吁,加强孕前、孕期和产后检查,完善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救助体系,控制出生缺陷。
此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军民同心,让爱无缺”,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共同举办。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第九、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茂林,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副局长席立锁,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翟立功、理事兼副秘书长郭渝成出席活动。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蒋正华指出,我国每年新生缺陷儿90万人,许多家庭因此赤贫返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同时影响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
“救助一个儿童,就救助了一个家庭,救助了一个社区。” 蒋正华说,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系列预防出生缺陷措施,但因病种多,病因复杂,同时受地域、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影响,干预措施不能满足需要,预防出生缺陷体系有待完善。
他表示,军民融合联手防治出生缺陷对于构筑出生缺陷防线、实现军民健康梦具有重要意义。他坚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军民融合防治出生缺陷”必将取得更大进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发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马晓伟强调,军民融合、同向发力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举措。要落实健康中国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增进优生意识,落实孕前、孕期和优生三级防治措施,提高新生儿优生水平,加大政策统筹力度,深入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军民融合发展。
“预防出生缺陷,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要求,加强合作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共同防治出生缺陷长效机制,协力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