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生活 > 正文
   
 
曹长元:这五年 幸福是每个绿杨人的生活常态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7-18 18:34  来源:扬州网
 
 
 通讯员 张宏斌 记者 曹萌怡“绿杨新苑是个有5000户家庭、15000多人的纯失地农民安置小区。过去的五年,社区根据居民需求,通过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改变,让失地农民完成"幸福上楼",如今的绿杨新苑,环境好,安保强,人文美。幸福,便是每个绿杨人生活的常态。”新盛街道绿杨新苑业主委员会主任曹长元说。

  社区掏腰包收购居民杂物

  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了

  曹长元记得,社区成立之初,失地农民虽然住上了“洋房”,但是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勤俭的农民虽然“上楼”了,但是舍不得丢掉原先种地时的各种农具,只能往楼道里塞,于是楼道里便满是杂物,社区环境非常糟糕。针对这样的状况,五年来,绿杨新苑先后进行了多次“文明大行动”,一方面想方设法提高大家的文明素养,一方面挨家挨户劝说居民们清理楼道里的杂物,最后,社区采用回收的方式,收购了居民的农具,低价转卖给周边的农民。

  除了整治软环境,绿杨新苑还在硬环境上下功夫,五年的时间绿杨新苑陆续打造了爱心棋牌亭,铺设了体育健身路径,打造消防教育馆、科普馆,设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真正让社区居民爱上这个“家”。

  五年来,绿杨新苑获评江苏省园林式居住小区、扬州市绿色社区标兵,入住率也达到了95%以上。

  安装监控更换物业

  社区安保加强了

  前几年,绿杨新苑小区内只有18个监控,因为设备老旧,大部分都损坏失灵了,只剩下两三个能用,社区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去年,绿杨新苑社区专项申请住房维修基金,并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将小区内损坏的监控摄像头全部更新,并由原来的18个增至62个,全方位监控小区内的情况。

  作为绿杨新苑业委会主任,曹长元介绍:“一次,有多位业主反映,在同一天夜里车辆被划伤,却找不出肇事者。经调看监控录像,最终发现是一名醉酒男子所为。他先后在多部车辆上留下划痕。小区内完善的监控设备,帮助居民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更是极大保障了小区居民们的安全和利益。”

  “环境好了,安保好了,物业服务还得要配套起来呢。”曹长元说道。几年来绿杨新苑先后更换了三批物业公司,为的就是让物业跟着居民走,让物业来适应居民的生活习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小区环境变美了,居民素养提高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组建艺术团 家门口开厂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以前我们整天下田劳作,生活还是紧巴巴的。如今衣食无忧,闲暇时还可以到社区跳舞唱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曹长元说,如今社区有了艺术团、梦想舞蹈队、俏大嫂腰鼓队、银发空竹队、扬剧票友会等,基本做到了“个个有爱好,天天有活动,家家有歌声,周周有演出”。

  此外,曹长云介绍,让农民转变为居民,不只是让他们人住进小区,更要想法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经过充分调研后,绿杨新苑社区最终与扬州市瑞佳工艺品厂结对共建,成立了“社区工厂”,解决了50多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失地农民完成了“幸福上楼”。如今,绿杨新苑社区从一个拆迁安置社区一跃成为扬州市知名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曹长元,五年,幸福,每个,绿杨,人的,生活,常态,通讯员,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颐和园展明清女性生活印迹(图)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升级版《北京盲人生活地图》发布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