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正式落户我省后,将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和实惠?许多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海等自贸区的运行来看,市民在购物、旅游、娱乐和医疗等方面将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天维认为,自贸区最大的特点和标志就是先试点再复制推广,在百姓衣食住行和旅游消费的便利方面,各自贸区理应是一致的。
能不能买到免税商品,是许多百姓对自贸区的最大期待。虽然免税不可能,但借助自贸区的保税优势和“前店后库”的模式,买到比国内商场更便宜的国际大牌正品,必将成为现实。
已在上海的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森兰商都”做生意的沈阳人杨琳琳告诉记者,那里入住的各类国外品牌已达数百个,涉及服装、红酒和食品,并经常举办“自贸区进口商品节”,消费者能用“全场欧洲价”购买到高端进口商品,“因为商品在内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往供货商要提出申请,然后报关、分类、缴税,才能销售。这期间要转手多家中间商,增加的成本自然转嫁给消费者。但在平台,进口商品先放在仓库里,直到被购买后才交税。”

沈阳海关人士解释,这种销售模式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是海关允许企业凭进境货物的舱单信息,先提货进区,再报关,如此一来,企业进境货物从港区到区内仓库的平均时间,从2至3天缩短至半天,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第二是卖出去才交税,供货商不用事先垫付税款,卖不完的货还可以全球调拨,大大减轻了资金成本,并最终向顾客让利。
除了做保税生意的人,辽宁的跨境电商们也在摩拳擦掌。已为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忙碌半年多的王磊说,他的平台定位“阳光海淘”,不仅价格比实体店低30%左右,且税费透明。
出境游也会迎来政策利好。“利用自贸区的宽松环境,引进国际知名的旅行社、线上旅游巨头到省内开展更多业务,开拓辽宁市场,利用其网络、客源、管理、品牌、机制、规模等营销优势,在加剧辽宁出境游市场竞争的同时,让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务。” 东北旅游协会会长、沈阳园林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黄义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