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5日讯(记者 李树贵)12月5日,一场主题为“重温老北京故事,走进新十渡生活”的活动在北京十渡拉开序幕。吃冰糖葫芦、赏年画、猜老歌、读小人书、品尝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致和腐乳菜……这些曾经儿时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北京老玩意儿,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中。此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市房山区十渡镇人民政府、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拒马乐园旅游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北京乾坤宇文化有限公司、中国网图生活、国际在线图说城市、点点创意、达明传媒的大力支持。

老北京年画让观众爱不释手。
一串串裹着幸福和甜蜜的糖葫芦无疑是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冰糖葫芦手艺人把大锅搬到活动现场,削尖的竹签儿串起颗颗新鲜饱满的山楂,山楂上的焦糖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冰糖葫芦出炉啦!来,拿好了,晾凉再吃,小心糖衣滴到衣服上。”冰糖葫芦手艺人叮嘱前来领取冰糖葫芦的小朋友。
自古以来,张贴年画一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含有吉祥喜庆之意的年画。北京市西站地区国税局卢骥鸿现场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穆桂英挂帅》、《精忠报国》、《福寿双全》、《渔童》等绝版年画。“你看这幅《精忠报国》,画的是岳飞的母亲在他步入成年时在他后背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展现了岳飞从小就树立了“精忠报国”的远大理想。这四个字成为岳飞一生的“座佑铭”。今天我们看到这幅年画作品,能够被诩诩如生的画面场景所感动。能够学习到古人对家风教肓的严谨态度,能够了解到古人的家国情怀。对我们现实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卢骥鸿手指着年画对着围观的观众说。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年画,让在场的观众领略了这一民间走出来的“墙上艺术”,体会了年画里的民俗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少儿时代。
在活动现场,承载着几代人童年回忆的小人书“重现江湖”,引来不少观众围观。大家翻着一本本泛黄的小人书,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这不是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吗?那时最爱看的就是《神笔马良》和《木兰从军》了!”70后张先生说,在那个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花上几分钱,和小伙伴们挤坐在小板凳上,头碰头地看一本小人书,是童年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