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琪在照顾病床上的妈妈。
前不久,第十二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评选活动二十名候选人名单出炉,名单里有一名江干的中学生。
他叫杜佳琪,今年15岁,在采荷中学读初三。
在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母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父亲常年不在身边,整个家全部压在了小佳琪柔弱的肩膀上。
这个小小的男子汉,扛起了生活沉甸甸的重担。
他成熟得让人心疼——不仅端茶倒水、买菜做饭,带着妈妈去看病的同时,还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早点赚钱养家,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近四年的时光,小佳琪大部分的生活是三点一线:家、学校、医院……
“现在妈妈要靠你照顾了”
母子俩现在租住在采菱路一间10平方米的农居房里。
房间朝北,光线不好,白天也要开灯。靠墙有一张旧沙发,紧挨着沙发的是一张床,母子俩就睡在这里。床边地上还堆放着各种蔬菜,这是两人一周的伙食,房间里只留下一条仅够一个人走动的过道。
因为生病,佳琪妈妈没有办法上班,好在单位每月还会有900多元的病假工资。为了治病,佳琪妈妈把家里唯一的住房出租了,娘俩租住在这间10平方米的农居房,用这中间的差价补贴家用。
佳琪妈妈今年39岁,河南人,生病前在超市里工作。
大约3年多前,她查出患上了宫颈癌,在接受手术1个多月后,却发现癌细胞转移至了肺部,后来又转移至膀胱。
2014年,在医院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那时候佳琪读小学六年级,想瞒也瞒不住了。我和他说,妈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以后要是妈妈不在了,你该怎么办啊?现在妈妈要靠你照顾了。”佳琪妈妈到现在都记得,儿子流下的眼泪。
“孩子,你要坚强地活下去”
这一照顾,就是近四年。
杜佳琪每天6点准时起床,先得准备好两个人的早餐,接着帮妈妈起床,把水端到床边,给妈妈洗漱。
佳琪妈妈说,佳琪周末会去菜场把一周的菜都买好,早餐比较简单,牛奶面包或者煮个面,晚饭一碗饭一个菜就行了。其实因为癌症转移到膀胱,没办法正常大小便,佳琪妈妈已经吃不下多少东西了。临睡前,佳琪帮妈妈擦了脚,喂好药,然后开始写家庭作业,床边一个小小的茶几就是佳琪做作业的地方。
“佳琪学习态度很认真,可惜初一初二缺课太多了。”班主任傅卯鸣说起这个懂事的学生,很心疼。不过,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补上落下的课程。
初三,很快要中考了。问佳琪想过长大后做什么吗?
“想考计算机类的职高,早点工作。”他话不多,似乎很内向。
“小时候,他可不这样,叽叽喳喳像个小麻雀一样。自从我生病以后,孩子似乎越来越沉默了……”佳琪妈妈说,不过,每天放学回来,孩子问她问得最多的就是病情,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是不是又疼了。
听佳琪妈妈说,儿子小时候学过一年长笛,“那时候我还健康,陪着他去学的,吹得真好呀。”
“我现在,只希望佳琪好好的,只要健康就好。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