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生活 > 正文
   
 
品茶,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4-10 14:31  来源:今日头条
 
 

核心提示: 茶,发乎于神农,始饮于殷周,兴于汉唐,盛于宋代,盛销于当代,并以海纳百川之势将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文化内容融于其中,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符号之一。品茶不仅是在品茶过程中领略茶的形、香、味,更会潜移默化地将品茶时的心境带入到生活中去,进而变得细心、真诚、从容。"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之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一个人头攒动、惜时如金的社会,人们总是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忙得长嘘短叹,忙得精神萎缩,忙得心灵苍白。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自己能慢下来,过一种轻松的、艺术的、诗意的雅致闲适的生活。静心品茶便成了不错的途径。

茶,发乎于神农,始饮于殷周,兴于汉唐,盛于宋代,盛销于当代,并以海纳百川之势将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文化内容融于其中,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符号之一。品茶不仅是在品茶过程中领略茶的形、香、味,更会潜移默化地将品茶时的心境带入到生活中去,进而变得细心、真诚、从容。"正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之人。

[img]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G3slnpJ3m[/img]中国是茶的故乡,茶道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被现代人视为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文人雅士崇尚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皆离不开茶的滋养。

中国人爱喝茶,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

唐煎,宋点,明清泡,细细数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饮泡方式,茶随着时光走几过千年,定格在21世纪,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如何泡茶如何喝茶呢?记者特意寻访到了杨凌静心茶艺培训的讲师陈静姝女士,在她放上一首轻缓的古琴曲,净手,焚香后跟随她一起学习选茶泡茶喝茶的知识吧。

一、选茶

目前中国有六大基础茶类及再加工茶类,每一类甚至每一款茶都有自己独特的泡法。所以在喝茶之前我们可以根据季节选择茶类(春花、夏绿,秋乌龙,冬黑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茶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喝茶,比如体寒的人就不要喝性凉的绿茶和轻发酵的乌龙茶等,伤及身体就得不偿失。

二、备器

每一类茶都有适合冲泡的器具。比如绿茶适合玻璃杯泡法,可以观其美丽的外形,重发酵的茶更适合用紫砂壶发挥它们的茶香和滋味,还有我们的万能杯盖碗,它适应于每一类茶的冲泡。

三、备水

古人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他们的选择可归结为:清轻甘洌活。

陆羽《茶经》里也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现如今由于受到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大自然的水已不可直接饮用,所以有条件可以用根据茶品选择软硬水,比如冲泡不发酵的绿茶及请发酵的黄茶白茶时需用PH值低于7.0的软水,而冲泡一些重发酵的茶类就需用矿物质含量丰富的水,更能发挥它们的茶香和滋味。如若条件不允许,就用普通的纯净水即可,无任何其他物质作用,冲泡的茶汤即茶叶本身的滋味。

四、温杯烫盏

洗茶不仅是给茶具清洁卫生,更是为了给茶具预热,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才更香。然后再将开水倒入盖碗、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依次清洗、预热。

五、佳茗入宫

将茶叶按照使用器具的大小,按常规1:50到1:70区间的比例放进杯中,很多经验丰富动作娴熟的茶艺师会加上一些花式动作,这样会更显得有茶韵。

六、温润泡

温润泡即洗茶,就是慢慢的将水倒入壶中,让茶叶浸泡在水中,然后再将水倒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将茶叶表面的污物清洗掉,也是为了醒茶。

七、正式冲泡

每一款茶都有适合自己的水温和水流水速。比如冲泡红茶时我们习惯用85度到95度之间的水温,细水流慢水速沿杯壁缓缓注入,红茶的甜醇和香气会发挥的更好。当然也要看人泡茶和看茶泡茶,每个人的口感浓淡不同,每款茶的茶性也不同。

八、分茶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倒七分满,留有三分情,就如我们做人一样凡事留有三分余地,也表示对喝茶者的尊重。

九、奉茶

双手将泡好的茶依次奉给我们的朋友,行伸掌礼表示尊重,

那么主人满怀诚意的奉茶之后,如何回礼呢?方式有三种:

一、长辈给晚辈奉茶:五指紧握叩击桌面三下表示感谢

二、平辈给平辈奉茶:食指和中指微弓叩击桌面三下表示感谢

三、晚辈给长辈奉茶:食指单指微弓叩击桌面三下表示感谢

当然如果晚辈遇到非常赏识的晚辈,或者比自己年龄小的上司时可视情况调整回礼方式。不过陈老师说女士无论用哪种方式都不够能展示阴柔之美,故可微弓手掌,微翘兰花指回礼以示感谢。

回礼之后便是喝茶了,如何喝茶呢?陈老师边演示边用语言描述:

女士左手持杯,男士左右均可,用三龙护鼎之姿持杯,即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杯身八分处,中指托住杯底。先观其色,再闻其香,而后喝茶。喝茶分三口:一为舌品、二为颊品、三为喉品。

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茶道乃修身养性之品。惬意的周末午后或闲暇时,放着轻柔的古琴曲,为自己或者三五好友冲泡一杯香茗,享受整个过程,从中细细感受生活的美好,实乃修身养性之举。陈老师也推荐了唐代诗人卢仝的七言古诗《七碗茶》供大家茶余品读: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品茶,一种,慢下来,生活方式,核心,提示,发乎,于神农,神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