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我叫曾应涛,今年28岁,是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一组的村民,2011年因为车祸失去右手而致贫。
2014年,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帮扶下,通过自身“不等不要”的努力,我在自家多余的土地上发展养殖技术,生活重现曙光。2017年,我有信心走出贫困。

曾应涛用左手干农活
突如其来的车祸 让驾驶装载机的右手没了
2006年,我高中毕业后,和许多贫困农村的青年一样,为帮家里减轻负担,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外出学习了装载机操作技术,并在福建一处工地上操作装载机,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虽不算高,但也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2011年1月,我驾驶的摩托车和一辆工程车相撞,最终造成我失去了右手,而我日常驾驶装载机全靠右手操作。
当医生宣布结果时,我几乎是万念俱灰。伤好之后,我也是整日沉浸在痛苦、绝望中不能自拔。幸好家人和朋友对我关怀备至,给我加油打气,尤其是妻子一直守在病床前日夜照顾我,对我不离不弃,让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决定振作精神,扛起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
在家发展养殖业 只剩左手仍有信心走出贫困
右手没了,我还有左手,还可以做简单的农活,加上政府对家庭各方面的帮扶,我们能基本维持生活。但是我想,我不能一辈子都过这种日子,我还年轻,我要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2014年7月,我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精准帮扶的贫困对象。
由于我失去了右手,既不能外出务工,也干不了重活,经过和驻村帮扶干部商量,我决定发展土鸡养殖和生猪养殖。
2015年9月,政府给我发了30只鸡苗,让我试着喂养。2016年春节前,我把30只鸡卖了,挣得3000多元,然后我用这笔钱给家里添置了年货,过了一个舒舒服服的春节。
2016年,我依托自身的土鸡养殖经验,以及通过在村里的农家书屋、远程教育上学习的养殖技术,加上帮扶干部专门安排技术人员来指导,还带我去各地参观、考察,我扩大了养殖规模,修建了两个鸡舍。随后,帮扶单位为我送来了120只鸡苗,加上我自己孵化的100多只,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多只,我的土鸡养殖已初具规模了。
可就在我打算大干一番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一天早上我巡查鸡舍时,发现有二三十只鸡有流鼻涕、不进食的症状,此类现象以往也发生过,我像往常一样,在食料中加入大蒜水,以为这样就可以处理,结果到下午时候一下就死了20多只。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联系驻村第一书记,他帮我请到了永和镇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免费来为鸡检查病情,展开治疗,这样才抑制了疫情扩散,减少了损失。
在这此件事之后,我处处小心,通过自己的悉心培育,剩余的鸡没有再发生病情。年底,我把剩余的鸡全部销售一空,获得了上万元的收入。
2017年4月,政府又给我发了3头猪,现在长势正好。目前鸡舍里也还有60多只土鸡,我还打算今年七八月份再扩养一些,为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这几年来,通过扶贫政策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扶持,再加上自己动手、踏实肯干,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盖好了新房、搬进了新家。看着鸡舍里的土鸡和猪圈里的肥猪,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