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生活 > 正文
   
 
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7-24 14:05  来源:人民网
 
 
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第一书记田晓彬的“黄莲生活”

一条石子铺成的公路蜿蜒着向山脚延伸而去,公路两边是几座木质的房屋,一堆柴禾横七竖八的躺在角落里,偶尔还会有一只鸡扑棱而过,落下一地鸡毛。坐在借来的摩托车上,随着时大时小的坑洼忽上忽下,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大路井村办公室……这是田晓彬2016年5月4日第一次到黄莲乡大路井村的所见。

汽车穿梭在硬化的通村公路上,两旁的树木往后退,不一会儿13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便映入眼帘,广场上,几个村民在体育器材上锻炼,广场地上干净得一尘不染……这是近日记者走进大路井村的所见。这一变化,则是因为大路井来了个第一书记。

2016年2月,桐梓县城乡与住房建设局召开了党支部会议,会议决定向黄莲乡大路井村派驻第一书记。在会上,一个年轻有力的声音说:“我愿意去大路井。”而这个人,就是现任黄莲乡大路井村第一书记田晓彬。

出生于1987年的田晓彬,今年30岁。

这个年轻小伙,任职于县城乡与住房建设局。这个年轻的小伙,主动请缨到黄莲乡大路井村当上了第一书记,过上了 “黄莲生活”。而就是这段“黄莲生活”让他的生活更有意义。

初到大路井村,驮着车上的人做着曲线运动到达山脚,沿着河走了一段,来到了大路井村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大路井村春森小学”几个大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须发老者。车还没停稳,老者便主动上前,用略带沙哑的声音笑吟吟地说:“田书记,我是大路井村支书刘青云,欢迎你。”

打过招呼,二人便一前一后,在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中上了二楼。走过转角,老支书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开门进去,一把拉过来一个裂了缝的凳子,一边说:“田书记,这里坐,我们这里苦得很咯,习惯不哈?”“我都是农村娃儿长大,没什么习惯不习惯。”“那明天我把人喊过来开个群众会,大家认识哈嘛,你先休息休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谈起来。

深夜躺在床上的田晓彬,思绪很乱,他首先想到的是那条像蛇一样的公路,然后又想到了坐在门前长凳上的老人,一会儿又想到了在驻村还未赴任之时,很多人跟他说,“第一书记应该随遇而安,不要作为,否则容易与原村级班子不和。”最后又想到了公路两边稀稀拉拉的木屋。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等了许久也不见老支书过来,正准备打电话问问,就听见老支书那略带沙哑的声音:“走,田书记,我们去陈天围家。”“不是要开会吗?”“到那里去开。”这时田晓彬才想起老支书昨天说的,群众会在村办公室开不起来,只能到群众家中去。

和老支书一起到了陈天围家,总共就来了十几个人,和大家唠叨了一上午,群众会便算是完了。

为了完全了解村情民情,在接下来的21天里,田晓彬开始了他的走访之旅。每到一家,开场白都是:“老乡,我是你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田晓彬。”而村民们的反应也都是:“哦,你进屋坐嘛。”言语表情间透露着,他们并不知道第一书记是个什么官。

经过21天的跋涉,在用掉两个笔记本之后,田晓彬总算是完成了他的走访。大路井的情况也了然于胸,大路井村的常住人口也就是300人的样子,地广人稀,往往要走一两个小时才看得到一户人家,交通闭塞,人们思想落后,脱贫积极性不高,缺少产业……

第22天,他便召集起村干部和群众讨论村级发展规划,“首先我们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室,有事情到村办公室解决,既方便又公正;其次还要有个综合文体广场,方便大家开展活动。”“办公室我们也想修啊,可是没得票子怎么修嘛?”“这个问题你们放心,我来解决。”田晓彬干脆地说。

话倒是说的干脆,可是问题很实际,钱,从哪来?苦思无果,但事情又不能不干,怎么办?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赊!跑了无数路,说了无数好话,终于有人答应了,看着一包包水泥、一方方沙石不断地运过来,他心里很高兴,可是心中一刻也不敢放松,钱,从哪来?

经过几番周折,他从教育局、卫计局、“娘家”住建局争取到资金20万元。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自己连夜设计方案,自己购买材料、组织统筹施工,带领村干部事事亲手亲为,比预算发包资金至少节约了5万元。村办公室修好了,文体广场修好了,那条盘绕在他心里的像蛇一样的公路硬化了……

“说实话,他来的时候,我看着他很年轻,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能吃苦。他来这里才3个多月,改善了村里的环境不说,还把春森小学教学环境进行整改。他来这里一年多了,为五保老人解决了无房问题,为8户困难群众改造房屋争取了水泥8吨,联系爱心人士到大路井村捐赠帮助了24名留守儿童……”刘青云说。“两学一做”“农民夜校”在村里按期开展……

“我们周末值班时,发现田晓彬也在,驻村干部只要求每月22天在村里。他一天风风火火,往其他村跑,去学习经验,看产业。”黄莲乡党委书记傅甫勇说。

“我记得去年,他才到大路井一个月,就给我打电话,说要到我们村里去考察林下养鸡产业。”黄莲乡银山村村支书郭远林说。田晓彬走遍了黄莲乡12个村,最后决定在大路井发展养蜂产业。目前为止,大路井已经有13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贷款养起了猪、牛。“听了田书记劝,我参加了创业培训,然后买了这些猪。下一步,田书记说要带动我们养蜂、种天麻,我愿意听他的。”正在放猪的陈天飞说。

现在,大路井村的村民们依旧不知道“第一书记”是个什么官,但他们知道,那个黑黑的年轻小伙子来给他们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每次看到他,都会说:“田书记,进屋坐哈!”

“农村娃儿嘛,知道怎么和村民相处,知道村民们要什么。农民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相处。”说话间,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第一书记,田晓彬,黄莲生活,一条,石子,铺成,公路,蜿蜒,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生态之州 平安黔南系列报道之四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美国留学生活费大起底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