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数十载,日月经天,冷暖自知。50岁的张秀红从未行走在这黄土大地上,跌倒对她来说都是渴望。但身体的残缺又怎能抵挡微笑的力量,7月17日,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来到张秀红的家,见证生命的奇迹,为“助残”贡献青春力量。
生活的拮据,何其无奈
初次见到张秀红,她的双脚双手浮肿蜷缩,身体僵直,极不自然的窝在冰凉的轮椅上,但脸上扬起的笑容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显得无比耀眼。
这间村支部闲置的房间里,地上随意摞放的碗筷满是油渍,苍蝇也转了几个圈,房间里东拉西扯的晾衣绳,单人床上团成球的床单,无一不昭示着生活的窘迫。张秀红极不好意思地招呼服务队员们坐下:“家里乱,你们不要介意。我有这村里给的房子住已经很满足了,党的政策好啊,我们这一家老小吃低保,全靠国家的扶持。”
张秀红告诉服务队员,她的儿子23岁了,家里没钱盖房子,也没姑娘愿意嫁给他,只能在外面打工,半年才回家一次,语气里满是为人母的愧疚。

服务队员在推着张秀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睿驰 摄
生命的苦难,何其悲戚
8个月大的时候,张秀红被亲生父母抛弃,村子里一对贫穷的老夫妇从垃圾桶旁捡回了被冻的毫无知觉的她。2岁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总爱流口水,被确诊为脑瘫患者的时候,老夫妇因为经济的限制抱着她回了家。
当服务队员问及她的丈夫时,张秀红说:“我是20多岁的时候,养父母去世,我嫁给了一个接近50岁的男人。他照顾我生活起居,我给他生了一儿一女。”
经过服务队询问得知,张秀红现在和弟媳生活在一起,弟媳有一个6岁的女儿,聪明伶俐。然而弟媳却因为存在智力障碍,照顾不了孩子。坐在轮椅上的张秀红担起了这个责任,每日提醒着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弟媳也就推着她晒晒太阳,在村子里逛一逛。
微笑的力量,何其伟大

乐观的张秀红脸上时刻挂着微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睿驰 摄
“别看我这样,我学习电脑已经6年多了。现在我在网上鼓励和我一样的残疾人要热爱生活,再看一下咱国家新闻,这个小山村以外的事儿我知道的也不少。”张秀红神采飞扬地说道。
衣食住行,甚至大小便都要人照顾的张秀红,也多次萌生过自杀的想法,“我帮不上孩子,也不能拖累他们呀!”可是当儿子抱着她说:“妈妈,你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抚养我们长大,你要是因为我们自杀,我们不仅成了没妈的孩子,还得招人骂啊!”张秀红决定她不仅要好好活着,还要活得更精彩。
网络上因为意外导致身残的人数不胜数,张秀红便用那蜷缩的手指微微挪动,打出一行又一行鼓励的话语。
张秀红说话有时非常激动,但总会时不时的问服务队员:“你们能听懂吗?”她的细心如同一股暖流流过服务队员们的心灵。访谈结束的时候,张秀红激动地拉着队员的手:“谢谢你们听我讲这么长时间的话。”